1 / 14
文档名称:

道家管理思想.ppt

格式:ppt   大小:1,643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道家管理思想.ppt

上传人:fangjinyan2017001 2020/8/21 文件大小:1.6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道家管理思想.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道家管理思想2012013006一、道家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二、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三、老子管理思想的要点一、(1)“道”的含义道是那种揭示事物之间必然联系的本质东西,是一种无形的、不变的、不可名的恒道。首先,道是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一定不是具体的东西,而是抽象的事物内部的本质,它是事物矛盾运动的法则和规律。其次,道是朴。朴有真之义,是真实的东西又是具有真理性的道理。朴是事物之本,“朴散,则为器”。再者,道法自然。道是效法自然的演变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道恒无为,而无不为”(2)辨证思想道家的辩证思想是尊重客观现实的,是唯物的。道家的矛盾观:在“大道”之下,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并且是矛盾运动的结果,矛盾运动是对立统一的。“虚者实之,实者虚之”“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正确处理矛盾“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效法自然→:(1)社会传播,形成了一些社会学派和思潮(2)宗教传播,东汉张道陵创立道教后在道教内部传播先秦:老子、庄子--提出了“无为”的管理最高原则,丰富的辩正思想内容构成独特的管理谋略,在领导艺术、人力管理方面提出了基础性的思想观点。《道德经》、《庄子》汉魏:淮南子、葛洪—对人力管理、领导心理,信息、决策等有关的管理问题作出更为具体、全面的论述。《淮南子》、《太平经》、《抱朴子》汉魏之后:未出现本学派的大思想家和大学者,在道教著作中,鼓吹治身不死的方术成为主要内容。但道家管理心理思想并没有湮灭,而是余绪不绝,并且进一步与儒家以及兵家、法家管理思想相融合。二、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一)老子--道家的创立者(二)尹喜与《关尹子》(三)庄周与《庄子》(四)列御寇与《列子》(五)刘安与《淮南子》(一)“无为”的管理思想《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道”,“道”是宇宙的本体,是宇宙间一切事物赖以形成的最终根源。“无为”是道家管理哲学的最高原则。1.“无为”管理思想的特点第一、“无为”是一个普遍适用于任何管理过程的原则→反对法令滋彰。“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民不畏威”,“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反对以礼教作为治国手段。“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绝圣弃知”,“绝仁弃义”三、老子管理思想的要点第二、“无为”的原则是适用于一切人的,但首先却是对上层统治者尤其是对君主的要求。→儒家:风行草偃“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功成事遂,百姓皆为我自然第三、“无为”作为一个宏观的管理原则,其目的为了把私人的活力和积极性尽量减弱减小。“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好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2.“无为”思想的派生管理原则其一是“清静”“清静为天下正”、“我好静而民自正”→“治大国如烹小鲜”其二是“寡欲”“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其三是“下民”“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其四是“愚民”“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3、“无为”管理思想的现代价值(1)领导者不能事事干预过问,统治过死。(2)领导者要“无为”首先要在企业里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3)领导者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要做到“为而不争”。(4)领导者要举贤用能,大胆放权,通过下属有为体现自己的“无为”。(5)加深与下级的情感交流,下级可为。(6)领导者应有功不居,下级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