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读书无用”还是“知识改变命运”-.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读书无用”还是“知识改变命运”-.doc

上传人:1294838662 2020/8/22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读书无用”还是“知识改变命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读书无用”还是“知识改变命运”?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3年应届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从毕业生的城乡来源角度分析,农村家庭的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成为就业最为困难群体,%.同时2013年高校毕业生699万人,创历史新高;加上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外企业都减少了招聘岗位,-“贫二代”,意味着他们无力面对父老乡亲,意味着他们可能继续他们父辈的职业或类似的职业,意味着“贫二代”中本来最有希望依靠知识改变命运的这一部分人,他们的梦想还未出发,“读书无用论”.,知识依然是改变命运最有效的方式,,专业化知识更重要已经毕业两年的阮玉莹(化名),她感觉一路走来还算比较顺畅:厦门大学法语专业本科毕业,,父母在乡镇开小饭馆,教育程度低,家里三姐妹外加一个弟弟,,她通过学校贷款支付大学学费,并拼命读书,“让孩子考上大学,过上更好的生活,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跟他一样”.阮玉莹父亲的心愿代表了许多农村家庭父母的心声:期待孩子走出穷乡僻壤,,大学不断扩招,大批寒门学子走出山村,拿到文凭;但据专家研究,多数学生集中在普通的二三本院校,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环境下,寒门子弟向上流动的愿望被各种因素阻碍,比如名牌大学的文凭、户籍政策歧视,,阮玉莹觉得很不公平,,则是完全依靠个人的努力进入名牌大学,并获得一份有声望有地位的工作.“得到这份工作,我的毕业院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觉得努力学****知识还是很有用.”那么是不是非名牌大学的寒门子弟就很难实现阶层向上流动呢?她笑了笑,“不一定,跟我同样家庭背景的一位同学,本科生和研究生所读学校并非985或211院校,但最后成为我的同事,这还是跟法语专业比较紧俏有关.”从农村孩子成为大学老师,阮玉莹所遵循的路径是个人高才智—名牌大学—优越工作—,(化名)毕业于一所二本院校的医学系,,,“我有一段时间很受打击,市里的医生考试选拔存在内定人员,让我感觉个人努力比不上有权有势的父母”.在那次考试中,,,,:“从主治医师到主任,每一次升迁都必须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加上随机面试,有一套非常严格的程序,在这里‘拼爹’比不上个人能力.”当一个技术行业有其严格的规范和确定的上升通道,所有人被同样的标杆衡量时,原有的家庭所携带的各类资本对家庭成员的影响会逐渐弱化,使寒门子弟也有出头的机会.“当然确实有人依靠家庭关系进入市内医院,然而他们的工作能力得不到大家认可,最终自己退出.”蒋娜说道,“知识很重要,个人努力更加重要”.“读书无用”还是“知识改变命运”?前者是在说教育,倾向于教育体制问题;后者是在说知识,,,依靠权力和财富来实现精英教育,,政府已意识到这个问题并采取了多方面措施,如针对贫困学生的贷款及奖学金、助学金乃至减免学费等,但这些政策只有治标的效果,,现代社会的精细发展对技术型知识要求越来越严格,技术型知识一旦占据主要地位,社会组织和流动方式就会悄然发生变化,,他们可以选择社会更加需要的专业,以便更容易实现阶层的向上流动.“幸亏我没有进入***”对寒门子弟而言,很多情况下上大学需要以牺牲父辈的生活为代价,背负着整个家庭甚至家族的期望,,不少寒门学子还是通过继续求学加深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在职读博士研究生,他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