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2021年“知识改变命运”还是“背景决定前途”-知识改变命运名人事例.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知识改变命运”还是“背景决定前途”-知识改变命运名人事例.docx

上传人:读书之乐 2021/3/23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知识改变命运”还是“背景决定前途”-知识改变命运名人事例.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知识改变命运”还是“背景决定前途”?知识改变命运名人事例
有教授称,当下社会一般人家子弟,因为父母无金钱和权力,即便拥有高学历有时也难以进入社会上升通道;有着强大社会资源的富有家庭的孩子,却可轻松取得体面工作及更宽广发展空间。
  农家子弟还能“鲤鱼跃龙门”吗
  ――大学收费高、毕业工作难找,农村家庭的儿女经过教育实现向上流动的成本越来越高,动力越来越小
  在北京做家政的肖梅最近格外烦恼。远在四川广汉老家的儿子初中毕业,考上了县城里的关键高中。是让儿子继续读高中、考大学?还是干脆去念个技校、过两年出来打工?
  肖梅服务的家庭是两位退休老老师,她们力劝肖梅一定要让儿子读书,因为“知识改变命运”。这两位老老师也是四川人,其女儿1988年考入北京大学,以后进入国家机关工作,现在有房有车有官职,父母家人全部跟着享福。
  肖梅当然期望儿子有一个美好的前途。不过,她有自己的难处。儿子学****成绩不错,可未必能考上北京大学这类顶尖名校。假如最终只考上四川省内的一般高校,父母辛劳在外打工供其读7年书,未来可能还是找不到好工作。
  进入9月,儿子还是按时上学了。同时,肖梅也在北京和四川物色适宜的技工学校。“学个剪发、厨师什么的,有一技之长,未来找得着活儿,能养活自己。”在肖梅看来,这些是城里孩子不屑学、未来也不屑干的,可能是儿子这个农家子弟最好的选择。
  教育是当代社会实现不一样层面流动的关键渠道。1978年,中国恢复高考。从那时起,一大批贫寒家庭的年轻人经过高考,真正实现了“鲤鱼跳龙门”,不但改变了自己的人生,甚至同时改变了整个家庭和家庭中下一代的命运。在很多农村家庭,再穷也要供有望考上大学的孩子读书。但这种情况在近几年出现了改变。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处的相关责任人介绍说,上世纪90年代初,该校学生中约有二分之一家在乡镇农村,现在这个百分比显著下降。这种百分比的下降能够从“成本―收益”两方面衡量。1999年后,高校普遍扩招,上大学、上名校的机会从数量上看是增加了。但和此同时,高校收费水平大幅提升。“1992年,本科生一年的学费是400元左右,其它费用极少。现在,光学费就涨了10倍不止。学生宿舍条件好了很多,有的还带卫生间,可住宿费也高出不少。”高昂的学费,让部分收入偏低的家庭望而生畏,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扩招的机会较少流向农村。其次,大学生就业难开始出现。“毕业即失业”,因为高等教育支付的成本高了,收益却存在更多的不确定性,甚至还是降低了。这使得“知识改变命运”逐步变得不再那么有吸引力。
  就业,拼能力还是拼“背景”
  ――就业过程中“背景”的排她性作用成为最大的就业歧视,高校毕业生中的农民和农民工儿女在就业质量上显著处于弱势
  就业,是实现不一样群体间流动的主要步骤。当农民还是当律师、走街串巷卖保险还是在银行敞亮的空调屋里工作,在京沪广这么的大城市拥有稳定的工作还是做“北漂”,差异显而易见。
  吴乐霞大学毕业后在某部委下属一家机关工作了6年,一直是“编制外职员”。“这6年,单位几乎每十二个月全部会空出一两个编制,但全部是相关系、有背景的人顶上来,我干得再好也没期望‘转正’,工资差出一大截,而且没有深入发展的机会。”有一年新进来一名家在山东农村的正式职员,吴乐霞起初还以为,看来转正还是有机会,以后才听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