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上海秋霞圃——诗意的栖居.pdf

格式:pdf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上海秋霞圃——诗意的栖居.pdf

上传人:6188 2016/4/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上海秋霞圃——诗意的栖居.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2年第l7期现代园艺上海秋霞圃诗意的栖居宋佳音(华东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上海 200237) 摘要:上海市私家园林虽然数量不多。但不乏充满诗意之作,其中秋霞圃就是一个典范。本文从秋霞圃园林题材、空间道具、空间场景、空间线索4个方面入手。在感受秋霞圃美景的同时,以关学的角度分析了秋霞圃的文化内涵和布景手法,旨在探讨上海秋霞圃的文化价值与美学价值,为其文化研究和艺术研究提供参考。关建词:秋霞圃;空间布局与道具;美学;场景与线索秋霞圃是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虽然不像苏州园林那样名誉天下,但也有深厚独特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价值。秋霞圃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嘉定镇东大街314 号,始建于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由龚氏、金氏、沈氏三姓的私家园林和邑庙(城隍庙)合并而成的。园内建筑大多始建于明代,部分可以上溯到宋代。全园共有 4个景区。分别是位于园林西南的桃花潭景区、位于桃花潭景区东边的凝霞阁景区、位于园区北部的清镜塘景区以及位于园区东南的邑庙景区。秋霞圃面积约3h,但是这芝麻大小的空间并没有束缚住造园者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通过充满诗意的园林题材的选择,独具诗意的空间道具的应用,遍布园林的诗意场的布局,暗藏诗意的空间线索的穿插,使得整个园林步步有景,景景有诗,诗中有画,美不胜收。 1 充满诗意的园林题材园林题材指的是园林主对自己所建园林的主题定位,也是园林的造园理念,是对理想与生活的表达。江南园林都有自己的题材与主题,或追求自然,享受人生,或寄情山水,感叹命运。秋霞圃的造园者主要是龚氏园的龚弘。龚弘仕途平坦,一路平步青云,但他厌倦了***的尔虞我诈,多次拒绝官禄,要求归乡,最终如愿,得以在家乡嘉定修建私园,过着他所追求的饮酒作诗、隐居山林的生活。因此,秋霞圃与那些象征隐居标榜自励的苏州园林相比,少了份沉重,多了份轻巧;少了份做作,多了份清新;少了份世故,多了份自然。比起那些用来抒发愤懑情感的园林景致,秋霞圃整个园林的设计充满山林野趣的欢快与淳朴。秋霞圃园林题材的诗意可以从园林的名字说起。秋霞圃的园林主借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用“落霞”、“秋水”来为自己的园林命名,希望在自己建造的园林空间中,也能描绘出王勃笔下所描绘的“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的自然山水与人工建筑融为一体的画卷,这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也是对诗意的追求。 2 独具诗意的空间道具园林中的道具是用来使主题情节具体化的工具, 如水体、山石、建筑、植物、土壤等。秋霞圃中的空间道具因为千百年来山水文化的沉淀而散发着诗与画的情怀。这其中有直接的表达也有间接的表达。直接表达如文字的诗意。秋霞圃园中建筑的匾额、楹联、门楣以及刻石都展示了园林主深厚的文学素养。园中的“枕流漱石轩”,轩名出自三国时期隐士秦宓的典故,他被人们称赞为“枕石漱流,偃息于任意之途,恬然于浩然之域”。用这短短几个字的匾额,园林主追求心性高远的文人雅士隐逸的意愿表现得淋漓尽致。“碧梧轩”取自杜甫《秋兴》诗中“香稻啄馀鹦鹉粒, 碧梧栖老凤凰枝”。“丛桂轩”取自《楚辞·小山招隐》“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桃花潭”、“南山”分别取自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看着这些匾额,想着古人千古流传的名旬,一种忘情山水,唯与耕钓为伴的意境油然而生。又如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