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07年高考化学广东卷
试题特点分析
李南萍马文龙
一、题型结构
2007年高考化学广东卷的基本结构为:
题量
分值
第一部分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10小题
30分
不定项选择
10小题
40分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实验题
3小题
29分
无机题
3小题
32分
有机题
1小题
9分
选做题
从“有机化学基础”和“物质结构与性质”2题中任选1题
10分
从上表可知,2007年高考化学广东卷在继承前几年大致题型结构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主要表现在:
1、计算题不再单列
2007年高考化学广东卷对基本计算能力的考查分布在其他题型中,不再单列计算题。这种变化很好地体现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对计算能力的要求。整个《课标》中,各模块对计算的要求如下表〔1〕:
模块
主题
要求
必修1
主题1:认识化学科学
,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选修4
主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
,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主题2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通过实验测定某些化学反应速率。
6. 描述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涵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
主题3: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能进行溶液pH的简单计算。
选修5
主题1: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
,初步了解测定有机化合物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的一般方法,并能根据其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从上表的分析可以看出,《课标》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要求降低了,不再要求学生掌握复杂的计算技巧,而是通过定量计算理解化学变化的过程中既有质的变化也有量的变化,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所要求的都是根据基本概念的计算。
相应地,在《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化学科考试大纲的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中不再要求考生具备“利用数学工具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对计算能力的要求如下表〔2〕:
内容主题
要求
(一)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理解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可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二)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4)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6)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8)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3)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4)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4)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4)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