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07年广东高考语文卷解读
2007年6月·广州·王辉
热烈欢迎各位领导和老师
高考
2007高考命题指导思想
【解读】:命题体现了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反映出本学科新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考查了考生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注重了能力与素质考查,注重了时代性与实践性,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试卷以合格的大学新生应该具备的语文基础与能力为主要考查内容,针对近年来考生语文水平实际情况和高等学校对新生语文水平的反馈意见,着重加强了对汉语言文字规范掌握及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
高考
考试范围与内容
内容上,现代文阅读必考部分为“阅读一般论述类(创新与想象)和说明类文章”(必考),选考部分分两类:
一类是文学类文本阅读,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阅读; 一类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包括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等实用类的文体。写作方面变为“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诗歌除外)”。 能力层级上,增加了探究能力的测试(结合文本),放在了选考部分。选考部分的分值为15分。
高考
试卷结构
考试说明:共四大题22小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    7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    7题 (三)阅读 (必考)4题(选考)3题 (四)写作 1题
考场试题:共六大题24小题。 (一)(五)语言文字运用 6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    7题
(三)阅读:现代文阅读(必考) 4题
(四) (选考)3题 (六)写作 1题
高考
内容和题型占分比例
内容比例 必考(90%) 选考(10%) 古代诗文阅读(%)(33分)
语言文字运用(20%)(24分) 
现代文阅读(%) (18+15=33分)
写作(40%)(60分)
题型比例 试题类型 占分比例 选择题 20% 非选择题 80%
试卷分析
1、全卷选择题共33分,比2006年多了3分,古文阅读4题,现代文论述文2题多选和不定项选择,语音1题,熟语1题,病句1题,语义辨析1题。
2、古文选择题实词和虚词各为一道题,和以往不同的是没出现课内的文句,因为新高考将不以任何一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为范围。信息筛选和内容理解各一道题, 必考中的阅读论述类两题选择题,加上两道简答题,打破以往社科文和科技文的纯选择的局面,更注重学生的主观表达。现代文选考三道简答题,和以往的高考变化不大,但简答题题目落实了新课的理念,尊重了学生的个性解读,答案灵活开放,贴近生活。
高考
试卷分析
3、古文翻译是2小题6分;断句(用斜杠)1题3分;古诗鉴赏2题,均为简答题,6分。鉴赏材料要关注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的分类;文言文的材料仍然是人物传记类的,侧重了叙事类的(2006年有的省份已经打破了人物传记的坚冰)。论述类文言材料因为其阅读难度太大没有涉及。因此08备考在训练的时候,不要单纯练传记类的文段,要兼顾写景(上海高考)和叙事为类的。
4、填空题为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与新课标的强调积累和感悟相吻合;其中以高中的古诗文为主,07考试大纲说明:小学和初中的必背古诗文在4分以内,必背之外1到2分。但08年备考也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注意.
高考
5、语言应用中增加了关于“词语准确、鲜明、生动”的题型;选择题第3小题。22题、23题也有体现。
试卷分析
6、标点和字形没有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因为在作文中体现(07高考新考纲作文一个错别字扣一分),标点在古文断句题变相得到体现。作文的书写要力求规范,作文中常见的别字应集中训练纠正,如“抉择”的“抉”很多学生写成“决”。
高考
7、 广东高考作文还是材料型话题作文,这是一个体裁不限、话题很广的作文。传递什么,如何传递,决不是那种表面的传递物品,一手来一手去那么简单,而是于传递中丰富而深刻的内容,总跟某个方面重要的事件、阶段、人物有关。
但平时也要对命题作文充分重视,因为2007年高考全国多省命题作文卷土冲来,如上海“必须跨过这道坎”;天津“有句话常挂在嘴边”;江苏“怀想天空”山东“记忆永远不会风化”,江西“心中的一泓秋水、要说爱你不容易”两题任选;福建“季节”;湖南“诗意的生活”浙江“行走在消逝中”;四川“从一步到一生”2008年没理由便又消失。另外,偏正式的话题(如“诗意的生活”“心中的一泓秋水”)值得注意。两字(“季节”、“传递”)概念型、关系型(北京“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不明显)和比喻型的话题(“记忆永远不会风化”)因为刚登场,2008应该不会那么快便重又登台亮相。
试卷分析
试卷分析
8、整体来看,07年高考命题依然遵循了“稳中求变”的思路,08年复习按以往的考点复习,有所取舍,有所侧重即可。万变不离其宗,打好基础,什么样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