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绩效工资制度绩效工资制度在很久以前就开始推行,其前身是计件工资,但它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工资与产品数量挂钩的工资形式, 而是建立在科学的工资标准和管理程序基础上的工资体系绩效工资制度( Merit Pay System )的前身是计件工资,但它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工资与产品数量挂钩的工资形式,而是建立在科学的工资标准和管理程序基础上的工资体系。绩效工资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将雇员的薪酬收入与个人业绩挂钩。业绩是一个综合的概念, 比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内涵更为宽泛, 它不仅包括产品数量和质量, 还包括雇员对企业其他贡献。企业支付给雇员的业绩工资虽然也包括基本工资、奖金和福利等几项主要内容,但各自之间不是独立的,而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根据美国 1991 年《财富》杂志对 500 家公司的排名, 35% 的企业实行了以绩效为基础的工资制度, 而在 10 年以前, 仅有 7% 的企业实行这种办法。制度意义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是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推行绩效工资制度具有以下重大意义: 一是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加大内部管理力度, 促进完善岗位设置、岗位聘任制、工资基金管理等制度。二是有利于强化事业单位的服务意识和内部成本核算, 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三是有利于扼制年度考核走过场的现象, 倡导讲服务质量、重实际贡献的新风尚, 建立公正、科学、规范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四是有利于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形成工资随事业单位经济效益好坏自行调节的新机制, 更好地发挥工资的杠杆作用, 革除事业单位干多干少一个样、吃大锅饭的痼疾,充分体现多劳多得、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的分配原则。制度特点 1、有利于雇员工资与可量化的业绩挂钩, 将激励机制融于企业目标和个人业绩的联系之中。 2 、有利于工资向业绩优秀者倾斜,提高企业效率和节省工资成本。 3 、有利于突出团队精神和企业形象,增大激励力度和雇员的凝聚力。绩效工资体系的不完善之处和负面影响主要是:容易导致对绩优者的奖励有方,对绩劣者约束欠缺的现象, 而且在对绩优者奖励幅度过大的情况下, 容易造成一些雇员瞒报业绩的行为,因此,对雇员业绩的准确评估和有效监督是绩效工资实施的关键。绩效工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通过激励个人提高绩效促进组织的绩效。即是通过绩效工资传达企业绩效预期的信息, 刺激企业中所有的员工来达到它的目的; 使企业更关注结果或独具特色的文化与价值观; 能促进高绩效员工获得高期望薪酬; 保证薪酬因员工绩效而不同。绩效工资设计的特点及优点: 1. 将个人的收入同其本人的工作绩效直接挂钩,会鼓励员工创造更多的效益,同时又不增加企业的固定成本。 2. 严格的、长期的绩效工资体系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让公司不断改进员工的工作能力、工作方法,提高员工绩效。 3. 这种方法使绩效好的员工得到了奖励,同时也能获取、保留绩效好的员工。 4. 当不景气的时候,虽然没有奖金了,但是由于工资成本较低,公司也可以不炒人、少炒人,让员工有安全感,增加员工的忠诚度;当经济复苏时,公司也有充足的人才储备。制订原则业绩评估的目的不仅是为付给雇员合理的劳动报酬提供依据,更重要的是发挥雇员个人的能力和创造性, 达到雇员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的一致。因此, 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估目标是绩效工资的基础,在评估目标确定中,要遵守以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