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多普勒效应-实验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1,069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多普勒效应-实验报告.doc

上传人:gxngqvk 2020/8/28 文件大小:1.0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多普勒效应-实验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连理工大学成绩教师签字大学物理实验报告院(系)材料学院专业材料物理班级0705姓名童凌炜学号实验台号实验时间2009年03月30日,第六周,星期一第5-6节实验名称多普勒效应及声速的测试与应用教师评语实验目的与要求:加深对多普勒效应的了解测量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及物体的运动速度主要仪器设备:DH-DPL多普勒效应及声速综合测试仪,示波器其中,DH-DPL多普勒效应及声速综合测试仪由实验仪、智能运动控制系统和测试架三个部份组成。实验原理和内容: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实际的声波传播多处于三维的状态下,先只考虑其中的一维(x方向)以简化其处理过程。设声源在原点,声源振动频率为f,接收点在x0,运动和传播都在x轴向上,则可以得到声源和接收点没有相对运动时的振动位移表达式:,其中为距离差引起的相位角的滞后项,为声速。然后分多种情况考虑多普勒效应的发生:,介质和接收点不动假设声源在移动时只发出一个脉冲波,在t时刻接收器收到该脉冲波,则可以算出从零时刻到声源发出该脉冲波时,声源移动的距离为,而该时刻声源和接收器的实际距离为,若令=/(声源运动的马赫数),声源向接收点运动时(或)为正,反之为负(以下各个马赫数的处理方法相同,均以相互靠近的运动时记为正)。则距离表达式变为,代回到波函数的普适表达式中,得到变化的表达式:可见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变为原来的,即:(声源运动),通过计算脉冲波发出时的实际位移并代换普适表达式中的初始位移量,便可以得到声源、介质不动,接收器运动速度为时,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为(接收器运动),声源运动速度为,接收器运动速度为,可得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为(声源,接收器都运动)。同样介质的运动会改变声波从源向接收点传播的实际表观速度(真实声速并没有发生变化),导致计算收发声时的实时位移量变为,通过同样的计算法,可以得到此状态下接收器收到的频率为(以介质向接收器运动时,马赫数记为正)(介质运动)另外,当声源和介质以相同的速度和方向运动时,接收器收到的频率不变(从定性的分析即可得到这一点结论)。本实验重点研究第二种情况,即声源和介质不动,接收器运动。设接收器运动速度为,,改变就可得到不同的,从而验证了多普勒效应。另外,若已知、f,并测出,则可算出声速,可将用多普勒频移测得的声速值与用时差法测得的声速作比较。若将仪器的超声换能器用作速度传感器,就可用多普勒效应来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超声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声波的传播速度,而超声波具有波长短,易于定向发射等优点,故实验中采用超声波来验证多普勒效应。本实验使用的压电陶瓷换能器为纵向换能器,即能够将轴向的机械振动转换为电压的变化并输出。,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经过t时间后,到达L距离处的接收换能器。显然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V=L/t。测量过程中发射与接收端的显示波形如下:步骤与操作方法:,将接收换能器调到距发射换能器12cm处,记录接收换能器接收到的脉冲信号与原信号时间差。、13cm……19cm处,分别记录各位置时间差。(注意避开时间不稳定的区域,使用稳定的区域进行测量),设置源频率使接收端的感应信号幅值最大(谐振状态),点击瞬时测量。,进入速度调节状态→→再按Run/Stop键使接收换能器运动。“测量频率”的值,按Dir改变运动方向,再次测量。反射法测声速用发射发测声速时,反射屏要远离两换能器,调整两换能器之间的距离、两换能器和反射屏之间的夹角θ以及垂直距离L,如左下图所示,使数字示波器(双踪,由脉冲波触发)接收到稳定波形。利用数字示波器观察波形,通过调节示波器使接受波形的某一波头bn的波峰处在一个容易辨识的时间轴位置上,然后向前或向后水平调节反射屏的位置,使移动△L,记下此时示波器中选定的波头bn在时间轴上移动的时间△t,如右下图所示,从而得出声速值根据几何关系,可以得到声速的计算表达式为:多次测量后,与理论给出值比较:(m/s),t为摄氏温标下的室温。,将采样步距改为50ms。,1变速运动模式,再按Run/Stop键使接收换能器变速运动。“开始测量”由系统记录接收到信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