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十五从军征(汉)《》了解《乐府诗集》乐府诗集主要内容(1)对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揭露与反抗。如《东门行》、《妇病行》等。(2)对战争和徭役的控诉与揭露。如《战城南》、《十五从军征》等。(3)对封建礼教和婚姻的抗议,对劳动人民坚贞爱情的歌颂。如《上邪》等。(4)其他。有的讽刺统治阶级的贪淫残暴,如《长安有狭邪行》讽刺卖官鬻爵;有的阐发人生哲理。如《长歌行》末两句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zhǒngdòuzhìgēngchōngyíkuí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始:才。道逢:在路上遇到。阿:语气词,无实义。冢:坟墓。累累:形容坟丘一个连一个的样子。狗窦:狗洞。雉:野鸡。中庭:庭院中间。旅谷:旅,野生。旅谷,野生的稻谷。羹:汤。贻:送给。舂:放在石臼里把谷物的皮捣掉。持:拿来。作:当作。在汉朝,男子23岁起正式服兵役,直到56岁止。如遇战争,还要做好随时从军的准备,兵役时间可能会更长。这位老兵身处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是一个野心勃勃、好大喜功的人,年年对匈奴发起战争,于是,文中的主人公就“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诗句意思:十五岁就被应召去参军了,然而八十岁了才能回到久违的故乡。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诗一开头用了“十五”和“八十”两个数字,尖锐地揭露了这样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一个足足服了六十五年兵役的老兵,最后才得拖着垂死的身躯,穷老归乡。可以想见,这六十五年,他必然经历了千辛万苦。给读者留下众多想象的空间。“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用夸张的手法,暴露了封建社会兵役制度的不合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诗句意思:在回家路上遇到家乡的人,问:“我家中还有谁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