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家校协同教育共同见证成长北京市昌平区阳坊中心小学有些观念必须要改(1)学校教育越发社会公众的关注点,随之而来的各种评论、评价、指责也越来越多;(2)原有的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传统的家校合作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家长“关注教育”的意识和需求;(3)“所有问题学校自己咱扛不起了”,学校封闭的管理模式已经承担起教育学生的全部责任了;(4)不平等的家校地位,不和谐的家校关系,使得“上访”、“投诉”明显增多。作用最大的两股力量教师家长家校协同教育共同见证成长(五个方面)如何看待教育中家校关系如何与家长沟通家校沟通的有效途径对待个别家长的沟通方式家校沟通的注意事宜为什么要沟通—是孩子的发展中家长需要进一步跟进。二是必须沟通,孩子身上出现问题偏差,需要及时矫正。一、如何看待教育中家校关系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苏霍姆林斯基陶行之先生所提出的生活化教育理论正日渐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教育的社会化、社会的教育化正日益被人们所接受。这种发展趋势下,促使我们不能把教育理解为单一的学校教育,应该把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就是这个整体中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是教育的主场地,社区是教育的实践基地。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拓展和延伸,这是教育的延续性。融洽的合作关系,才能为学生创设健康成长环境。家长和教师都要达成这样的共识。“误区”产生“推辞”家长方面教师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