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2008年高考政治命题趋势及复习建议.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08年高考政治命题趋势及复习建议.doc

上传人:机械CAD论坛 2011/11/1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08年高考政治命题趋势及复习建议.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08年高考政治命题趋势及复习建议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3285    更新时间:2007-10-27
..
一、2007年高考政治试题命题特点
综合重庆近两年的高考政治试题和2007年高考全国文综以及部分省区的高考政治试题,总体上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突出教材重点概念,紧扣教材核心知识,强调试题的基础性。
所谓教材重点概念和核心知识:一是考纲规定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原理和观点等,二是与当年高考热点问题相联系的概念、原理和观点。如《经济常识》中的商品价值量和价值规律、宏观调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有关知识;《哲学常识》中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对立统一观点以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等原理;《政治常识》中我国的国家职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中与发展等内容,在各地高考试卷中都大量出现,而且这些知识本身就是教学中的重点。
2、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调试题的时代性。
高考政治试题从不回避热点,当今社会重大的热点、焦点问题常被用作命题的背景材料。今年的高考试卷结合时政,但是又不处处局限于时政。而结合时政命题的试题,则重视了对当前热点问题的考查。特别是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当前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也是政治高考命题所关注的焦点,民生问题涉及方方面面,试题涉及到药品安全、社会保障制度、信息安全、对外贸易的顺利发展等。
3、重点考查考生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试题的应用性。
用教材知识去分析现实问题,也是符合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如重庆2007年高考文综第24、25、26题,结合材料考查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的比重增加可能导致的结果、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原因和“社会总产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两个概念的区别;第38题用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塑造城市形象与解决民生问题的关系等。全国文综I第38题考查了我国对外贸易增长中的一些现实问题,紧密结合现实和历史事实来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p#分页标题#e#
4、结合材料考查学生综合认识、评价和探究有关理论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强调试题的综合性。
首先,组合选择题增加,强调了基础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区别,提高了基础知识运用的综合程度。其次,加强了基础知识与情景材料的融合,注重了结合题目的具体情景进行新的提炼和概括,就一个话题,试题从各个方面设问,考查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利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甚至一个情境,却融政、史、地知识于一体。
二、2008年高考政治试题命题趋向
历年高考,政治学科试题的整体设计都鲜明地体现着《考试大纲》和各地《考试说明》的要求,依纲据本,保持着“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为素材”的设计思想,对《考试大纲》所确定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具有明确的导向。同时,为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适合高校选拔优秀人才,高考试题总是力图保持教高的信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据此,我们可以对2008年高考政治的命题趋向作出一些合理、科学的预测。
1、题型以及难度相对稳定。
试卷不会有“突然性的变化”,整体基本趋向稳定。试题也不会有太大的起伏,仍将遵循往年的命题原则,关注重点概念和主干知识。试题所引用材料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