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建设有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十年课程改革的提示十年来课程改革的进展、成效与问题。“也许我们已经走的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纪伯伦“提供适合学生的教育”。——教育规划纲要一、课程是学校工作的核心领域课程是学校最重要的产品,是学校一切工作最终的物化体现,是一所学校师生能力与水平最有力的证物,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清华附小“十二五规划”办学行动纲领》什么是课程?在教育理论界,对于课程概念,目前尚存在着诸多纷争。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生活教育:新的课程观“生活的内容就是教育的内容。”——美国教育家杜威“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美国教育家毕特“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陶行知课程是学生学校生活全部内容的总和。——陈如平“时时处处有课程,一事一物皆教育。”“课程”概念家族管理体制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课程形态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社团课程、环境课程课程领域人文社会课程、语言阅读课程、科学技术课程、艺术审美课程、体育健康课程课程功能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选择性课程、综合性课程学习方式必修课、必选课、自选课表现形式显性课程、隐性课程二、学校课程建设任重道远需考虑以下因素:——课程政策(课程主体)——课程理论(课程观)——教育变革理论——学校现状(基础、环境、文化、特色)——学校愿景(学校的核心价值)课程建设的基本途径分类化系统化主题化体系化(一)分类化:课程门类课程分类依据。课程两个来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教现实需求历史沿革育功能课程图北京潞河中学课程建设指导思想案例:北京潞河中学课程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