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目录第一部分现状 ⑶一、 规划区位置 (3)二、 人口 (3)二、用地 (3)四、 公共设施 (3)五、 居住 (4)六、 绿地与景观 (4)七、 仓储和基建 (4)八、 工业 (4)九、 基础设施 (4) (4)2•给水 (5)排水 (5)供电 (5)邮电 (6)6•供气 (6)7•供热 (6)第二部分 规 戈U ⑹一、 规划依据及指导思想 (6)二、 规划区的性质 (6)三、 人口规模与规划期限 (7)四、 用地结构与规划布局 (7)五、 土地利用规划 (7)六、 居住用地规划 (8)七、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9)八、 绿地用地规划 (9)第三部分 基础设施规划 (10)一、 道路交通规戈U (10)二、 给水规划 (11)三、 排水规划 (11)四、 供电规划 (12)五、 邮电规划 (12)六、 供气规划 (13)七、 供热规划 (13)第四部分附表附表一、新港地区人口变动一览表附表二、新港地区现状用地平衡表附表三、新港地区道路规划一览表附表四、新港地区各类用地规划综合控制指标规定表附表五、新港地区规划用地平衡表附表六、新港地区拟拆迁单位一览表第五部分附图一、 塘沽新港地区地理位置图二、 塘沽新港地区用地现状图三、 塘治新港地区管网综合现状图四、 塘沽新港地区结构规划图五、 塘沽新港地区用地规划图六、 塘沽新港地区地块编号图七、 塘沽新港地区道路系统规划图八、 塘沽新港地区给水规划图九、 塘沽新港地区雨水规划图十、塘沽新港地区污水规划图十一、塘沽新港地区供电规划图十二、塘沽新港地区邮电规划图十三、塘沽新港地区供气规划图十四、塘沽新港地区供热规划图十五、新港路沿街规划设计方案第一部分现状一、规划区位置塘沽新港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是1993年度区政府目标管理任务之一,其四至界限为:东:跃进路南:永泰路及海河北岸西:新华路北:。二、人口新港地区地处新港街,老湾道街和滨海街三个街道办事处,所辖范围内,截止1992年底共有常住人口70302人,22378户,。%,共70264人,22373户;%,38人,5户,在非农业人口中,集体户共有61户,4206人。规划区共有64个居委会,l个家属委员会。规划区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老湾道、建港村、望海楼、千间宿舍一带,。从附表—可以看出,规划区10年来(1982年——1992年)人口变动情况基本为跳跃增长趋势,88——89年有跳跃性减少,但十年来其增长率基本为逐年增长。三、,基本为建成区,现状用地主要有居住、工业、仓储、基建和公建及碱渣占地,各项用地的面积和比例见附表二。从1986——2000年塘沽城市总体规划来看,该地区为塘沽商业及公共活动副中心之一。从该地区土地利用的现状看,目前存在着几个突出的矛盾,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点。、工业占地较大,布局不合理。主要是天津碱厂占地 ,%。处于城市中心地区部位,对城市环境、城市景观、吸引投资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仓储用地现状主要是利用天津碱厂排出的碱渣堆占地 ,%。而且主要是露天堆场,存储的货物主要是煤碳,进出的交通量很大,对周围环境形成了一股黑色污染。从整个地区的发展前景看,此地不适宜大规模搞仓储用地。、整个地区缺乏较大的集中绿地,小规模绿地也较少,绿地只占总用地的 %。、缺少必要的公共设施用地如影剧院、展览馆、游乐中心等服务设施。从总体上说,该地区土地利用率不高,布局不合理,土地的价值潜力没有充分展现出来,在下一步的规划过程中,这些都应当着重考虑。四、公共设施在建成区内,现有中学4所,小学6所,影院一座,一座体育中心,宾馆4座,医院4所,科研院所I个,封闭式农贸市场一个。商业建筑集中在新港二号路两侧,规模不大,没有形成大的商业群体,,%。公建配套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公共建筑,特别是商业建筑布局不合理,规模偏小,主要都集中在新港二号路两侧,在现状街坊内部缺乏商业网点,使居民日常生活用品购物不便。、文化娱乐设施配套不足,仅有一座影院和港口体育中心。、公共设施门类不多,结构不合理,特别是该地区临近港口,一些公共服务设施明显不足。五、居住新港地区的住宅分布集中在老湾道、建港村、望海楼千间宿舍一带,,%、。住宅有地震以前建的四层以下的住宅,包括部分平房。这些住宅年久失修,设施简陋,而在逐步淘汰。地震后所建住宅如老湾道、朝阳楼、北仑里、新开里、新尚里等多为 5—6层楼房,住宅造型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