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护民族传统文化倡议书传统文化要代代相传,大家要保护好传统文化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护民族传统文化倡议书,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护民族传统文化倡议书【1] 西双版纳哈尼族同胞们:我们都是西双版纳哈尼人,是西双版纳世居民族,也是守护和开发这片神奇而美丽古老土地的参与者和见证人。一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们为了寻找更为理想的居住环境,离开故园佳滇,不远千里,长途跋涉,迁徙到神秘的初沥王国,与傣族等其它民族一起共同守护这片广茂的山林,开垦肥沃的牌土,记录下了一幕幕悲壮的历史故事,书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赞歌。哈尼人汗水浇灌山地农田,双手描绘锦绣山寨。一拨乂一拨哈尼人在这里繁衍生息,一代乂一代哈尼人传统美德在这里传承,不断书写着历史,推动社会的发展。一唱雄鸡天下白。新的诞生使山寨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哈尼儿女翻身做主人,走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兴办学校,学习文化,增长知识,拓宽视野,建设家园,哈尼人融入了民族团结的中华大家庭,用特有的民族性格和精神风貌书写着崭新的历史。每一个民族都有引以自豪的历史和文化,哈尼族也不例外。哈尼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先辈们靠聪明才智,以口传身授的方式记录了哈尼族文明成果,犹如一朵绚丽多姿的奇葩开放在中华民族文化之林。但令广大哈尼族有识之士担忧的是,在强势文化的影响和各种文化的融合中,哈尼族赖以生存的传统文化受到冲击,有的被边沿化,甚至不少哈尼族优秀传统文化渐行渐远,人们惋惜之余不断呼吁,希望尽快采取措施抢救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有识之士的呼声,也是广大同胞的愿望,更是党和政府的要求。哈尼族学会作为哈尼学研究的群众性学术团体责无旁贷,应当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重任,为构建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西双版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贡献微薄之力。为此,西双版纳州哈尼族学会召集县市哈尼族学会负责人及有关人士商议,并提出倡议,希望得到哈尼同胞们的理解和支持。一、保护哈尼族传统民居建筑样式(一) 哈尼族村寨建设要统一规划。做到修道路、建民居都要服从规划要求,禁止各行其是。(二) 民居建筑根据各村寨村民实际,既可以修建竹木结构的老式房,也可以修建现代砖混结构的新式房。但不管修建哪种形式的民居都应该保留哈尼族传统民居特色,包括供人上下用的楼梯、烧火做饭用的火塘,以及屋顶装饰标志“把函”等。(三) 民居建筑是一项投资大,实用年限长的安居工程,用户应该请专业人员设计,按设计方案施工,并把好建筑质虽关。(四) 为保护哈尼族传统民居特色,州人民政府委托州设计院设计了《西双版纳哈尼族民居建筑方案》 ,征求意见后供哈尼民众选择。这是保护哈尼族传统民居的引导性措施,值得借鉴和参考。(五) 建议各级政府出台保护民族民居的措施,并以资助补贴或奖励的办法推动保护民居工作有效开展。对保存完好的哈尼族传统村落采取特殊措施加以保护。二、 坚持父子连名的取名方式(一) 坚持父子连名取名方式。父子连名取名方式,便于记忆,容易流传,是哈尼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一个哈尼/阿卡然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文化现象。因此,每一个哈尼/阿卡然都要坚持父子连名取名方式,让民族香火相传,子孙后代相连。(二) 姓氏取名(取学名)为时代发展中的文化现象,由当事者作主,他人不宜干涉。三、 传承哈尼族传统丧葬习俗(一)哈尼族同胞要继续发扬哈尼族优良传统,坚持村民去世后在本村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