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页眉. 页脚. 宏观经济培训总结首先,感谢教育部提供这次学习机会短短的三天的学习,不仅聆听到了叶航老师深入浅出的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 同时丰富了一些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历史, 和宏观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前沿。现将主要收获总结如下: 一、宏观经济学的课程教学。宏观经济学课程与微观经济学最大的区别就是微观经济学体系比较严谨和完整,而宏观经济学观点庞杂, 学派林立, 争论较大。如何准确把握这些观点的分歧, 向学生们呈现学派之间的差异很是关键。叶航老师主要介绍了索罗模型和哈罗德- 多玛模型关于经济收敛性问题的分歧, 在分歧点介绍和明晰的过程中, 不仅促使自己深入思考这些模型的出发点和假设前提,而且还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比较,培养学生们求异思维。此外,宏观经济学与现实经济现实联系比较密切,如何运用这些理论来剖析现实经济运行, 也是课堂教学的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平时我们学校经济系教研室老师也很注重这一点, 关注现实发生的事情, 讲述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 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兴趣, 另一方面能够促使学生从书本知识走出来, 将书读薄, 将书读活。以叶航老师在串讲《我国宏观调控 30 年》为例,叶航老师以前后 15 年来对比分析了我国 30 年宏观调控的历史演进, 坚信了宏观经济学必须有微观基础, 不同的微观基椽-- 居民偏好和企业约束--- 将成为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和抓手。.页眉. 页脚. 关于教学课件方面,叶航老师也给了很好的启示。以介绍菲利普斯曲线为例,结合弗里德曼的铅笔商的故事, 配合课件动画效果, 绝妙的展示了货币主义学派的通胀现象归根结底就是货币发行的这一观点。二、宏观经济方面的研究体会在课堂上, 叶航老师在串讲《我国宏观调控 30年》过程中, 体会到叶老师对经济运行把握的独到之处。将 GDP 和 CPI 波动曲线放在一起,看到许多有趣的现象。第一是 GD P 和 CPI 高度相关, 还没有出现西方国家的滞涨现象, 并根据 GDP 波动将趋于收敛而 CPI 波动趋于发散的现象, 大胆提出了滞涨是一国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的假设。这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实证研究的命题。其次,叶航老师还指出了“利用计算仿真方法来研究宏观经济”将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并且展示了自己研究的成果,深有启发。三、同行讨论在本次学习过程中,很荣幸结识来自不同学校的同行老师,并在课余饭后与之探讨相关问题,不仅收获了友谊,还收获了知识。------------------- 华丽丽的分割线------------------ .页眉. 页脚. 如果说微观经济学是描述个体经济的话, 那么宏观就是描述总体经济的; 如果说微观的主题是讨论价格是如何决定的话, 可以称为价格理论的话, 那么宏观的主题就是讨论收入是如何决定的,可以称为收入理论。这学期对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值得肯定的是,我始终在用着一个踏实认真的态度在学习。虽然有时老师讲得有些快, 有些抽象不容易理解, 但是我始终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课下及时看书, 每看一句话都要充分理解它的含义, 都要弄明白, 并一定要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 甚至还要和微观经济学联系在一起, 比如我学到失业与通货膨胀时想到的微观经济学学到的工资理论, 学到宏观生产函数的性质一: 总产出随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又联想到微观经济学学到的生产的三个阶段等, 并且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