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人格与幸福感.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格与幸福感.doc

上传人:wwlgqnh 2020/9/3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格与幸福感.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析人格与幸福感周丽珍10教本[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快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据相关研究表明人们的幸福感却并未与日俱增。为什么有的百万富翁说自己幸福指数很低,而有的贫民百姓却感觉生活很幸福,除了外在的条件因素影响,更重要的是个人的内在主观心理的影响,本文的主要是目的是探讨人们的幸福感和人格特质的关系。幸福感是一门研究人类良好存在的实证科学,而现代幸福感主要有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三种视角。不同人格类型的人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有显著的差异。[关键字]:人格特质,幸福感前言:什么是幸福?如何才能得到幸福?这是当代人十分关心的问题。幸福,作为人生的目标和权利,具有恒久的意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人们也越来越关注物质水平之外的精神生活层面。人们的一切行为,都是为追求更多的幸福而发生的,而且还受到人们心目中所想象的幸福模式的影响。因此,每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不同,形成了人们对幸福的不同理解和感受。在幸福感的研究进程中,形成了两种研究取向,一种是探讨影响幸福的外部因素,例如经济、文化等,另一种是着手从个体的内在角度,例如人格加以考察。人格与个体差异和幸福感密切相关的两个问题是:什么类型的人更可能快乐或幸福?存在幸福或者快乐的性格特征吗?换句话说,存在与幸福感密切相关稳定的人格因素吗?幸福感本身是一种人格变量吗?这些问题已经被活跃的幸福感研究者注意到了。国内外学者大量研究证实了人格与幸福感之间的相关。人格和幸福: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幸福是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到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由需要(包括动机、欲望、兴趣)、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的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简称SWB),作为心理学专门术语,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主观幸福感是一种主观的、整体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它是评估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情感反应和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具有一些基本的特点:(1)主观性:主观幸福感的评定主要依赖个体本人设定的标准,而不是他人或外界的标准,一个人幸福与否只有他自己体验的最真实准确,因此幸福感具有很强的主观性,研究中多采用主观报告法进行评定;(2)整体性:主观幸福感包括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三方面,反映的是个体整体的主观生活质量,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指标,具有整体性、综合性的特性。另外一些学者还增补了第三个特点,即相对稳定性:尽管人的心境会受新事件的影响,但瞬间快乐的心境不一定能够导致长期的幸福感。主观幸福感并不随时间的流失或环境的一般性改变而发生重大变化。从长期看,主观幸福感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量值。人格作为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主观因素,一直受到研究者的热切关注。纵观几十年来国内外对主观幸福感相关因素的研究,人格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一些研究者认为,如果说人格因素不是主观幸福感最好的预测指标,至少也是最可靠、最有力的预测指标之一。另一些研究人员还总结了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也认为主观幸福感主要依赖人格特质,不同的人格特质会导致不同的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及生活满意度。动力平衡模型的倡导者Headey和Wearing提出人们情感上愉悦与否主要是由人格决定的。他们认为某些事件和环境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