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食品安全常识常识 1 姜片吸虫病来源于布氏姜片吸虫 2 造成豆浆假沸现象的成分是外源凝集素 3. 大量使用甘蓝、芥菜等蔬菜能够引起甲状腺肿大 4 马铃薯的芽眼、表皮等存在龙葵碱 5 鲜黄花菜引起中毒的原因是:秋水仙碱 6 霉变甘蔗中含有: 3- 硝基丙酸 7 引起中国餐馆病的是:味精 8 荔枝病的实质是:低血糖症 9 甘蓝属食品中的致甲状腺肿大素、硫氰酸酯能抑制毒理学 1 毒理学中最常用于表示化学物理性成分的指标是: 半数致死量 Ld50 2 代表食品或化学物的急性毒性指标是: Ld50 3 致畸实验属于毒理学评价中的:遗传毒理学毒性实验 4 毒理学中最常见的计量—反应曲线是:长尾的不对称“s”形曲线 5 7d 喂养性实验属于遗传毒理学毒性实验 6 NOEL 代表食品或化学物的:最大无作用计量/ 未观察到效应剂量 7 食品毒理学的研究可以非为三种: 实验方法人群和现场调查危险度评定 8 毒理学评价的四个阶段:急性毒理学遗传毒理学亚慢性毒理学慢性毒理学 9 外源化学物的毒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剂量 10 食品毒理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能否食用生物转化 1 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消化道/ 食用 2 一般而机体吸收食品毒物的主要部位是:小肠 3 纹缘鹅膏、鹿花菌引起的中毒为:溶血 4 褐绒盖牛肝、小毒蝇蘑引起的中毒属于:胃肠炎型 5 褐黄牛肝菌、毒蝇伞引起的中毒为;神经精神性 6 包脚黑褶伞、白毒伞引起的中毒属于:损肝 7 检测真菌毒素的常用方法为: 生物检测水产品 1 容易造成海鲜产品急性食物中毒的致病菌是副溶血性弧菌 2 河豚鱼中含有河豚毒素最多的部位是: 卵巢河豚毒素主要作用于动物的;神经系统普通的烹调方式仅能破坏极少量河豚毒素 3 青皮红肉鱼类所引起的食物中毒是:组胺 4 检测河豚毒素的方法中最为简便的是;组织培养 5 常见的贝类毒素四种:麻痹性贝毒腹泻性神经性失忆性贝类毒素是一种由毒藻产生的毒素 6 氨基甲酸酯类毒素是麻痹性贝毒毒素中毒性最大的贝类毒素食物中毒发病率最高的是:麻痹性贝毒农药 1 滴滴涕是属于国家命令禁止使用的农药 2 我国于 1983 年开始禁止使用 DDT 3 常见的农药中毒途径是农药残留 4 食品中农药的危险性评估内容包括:农药残留评估国民膳食评估膳食中农残暴露 5 乐果属于有机磷化合物农药 6 毒性最小的除草剂 7 不属于有机磷农药是林丹 8 有机磷农药对土壤污染程度要小 9 通过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而导致生物体死亡的农药主要为磷酸酯和氨基甲酸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共同特性是:高毒性、生物积累性、持久性、远距离迁移性 2 多环芳烃包括:具有稠合多笨结构的化合物(三亚苯、二苯并芘、四苯并蒽) 呈直线排列的 PAHs (蒽、丁省、戊省) 成角状的 PAHs (菲、苯并蒽) 3 微生物对环境中化合物的作用:降解的重要组成部分 4 人体暴露多氯联苯的途径:职业暴露饮食暴露宫内及母乳暴露意外事故暴露在体内作用的主要组织是肝脏(氯取代度越高生物可降解性越低) 5 二噁英环境化学特性是: 无色、无嗅、沸点与熔点较高, 亲脂性而不溶于水(1) 热稳定性(2) 低挥发性(3) 脂溶性(4) 环境中稳定性较高摄入的主要途径是膳食毒性最强的是: 2,3,7,8-TCDD 毒素 1 黄曲霉毒素属于肝脏毒,毒性最强的汉斯 B1 G1和 G2 在紫外线下产生的荧光为黄绿色 2 真菌毒素 3 ——亚基丙酸属于神经毒 3 伏马菌素主要损害动物的肝脏 FA1 、 FB1 、 FC1 、 FP1 中毒性最强是 B1 4 最容易遭黄曲霉污染的是玉米 5 赫曲霉毒素毒性最强的是 OTA 6 玉米赤霉烯酮主要作用于动物的生殖系统 7 目前真菌毒素最佳的去毒方法是生物去毒法可以阻止产毒霉菌繁殖的水分活度为小于 严格控制 T及 AW 可能减少或一致真菌毒素的产生 8 杂色曲霉毒素的急性小于黄曲霉毒素 9 植物毒素不包括外源化合物(污染的和被吸收入植物体内的) 10 植物中含有的氰,经水化后产生 HCN 氢氰酸 11 植物性食物中毒氰苷的主要化合物是:生氰糖苷 12 龙葵碱糖苷主要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引起中毒反应细菌 1 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类型属于毒素型 2 抗辐射能力最强的致病菌是肉毒梭状芽孢杆菌 3 大肠杆菌 O157:H7 属于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引起的食物中毒属于细菌性毒素型食物中毒 4 米饭是最为常见的腊样芽孢杆菌中毒食品 5 冰箱冷藏食品不能抑制李斯特菌的繁殖 6 沙门氏菌易污染食品后感官性状无明显变化兽药 1 氮派酮是兽药中的镇静剂 2 雌性激素,黄体酮是兽药中的合成代谢类药物 3 阿维菌素,苯并咪唑是驱虫剂药物 4 金霉素,磺胺嘧啶是兽药中的抗微生物药物和抗生素 5 展青霉毒素主要作用于动物的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