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ppt

格式:ppt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ppt

上传人:机械CAD论坛 2011/11/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学优秀校长成长过程案例研究开题报告
报告人:田汉族
北京·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主要内容
课题提出
课题研究的价值和目标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趋势
核心概念
理论假设和理论基础
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步骤
条件保证
拟创新之处和困难
一、课题提出
(一)优质基础教育发展的时代需要
校长是办好学校的关键
校长的成长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急需教育家办学
(二)提高校长培训工作实效性的迫切需要
传统培训模式:岗位培训、提高培训、研究培训
从培训到校长专业自我发展
优秀校长成长案例在加速校长成长中具有重要作用
(三)提升我国校长理论研究水平的客观需要
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造就了一批知名校长
优秀校长成长案例是校长理论的来源
二、研究价值与目的
理论价值
丰富校长学和学校管理理论:多学科分析优秀校长成长过程及其影响的关键因素,拓展其研究的理论基础;运用案例研究法弥补现有的校长研究的方法的不足。
实践价值
挖掘优秀校长成长经验,促进中国“教育家”培养,提高基础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
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挖掘优秀校长的成长动机,影响其成功的因素和事件,寻找优秀中学校长成长的“隐形知识”和“个人知识”,为更多校长的自我发展提供“原型”启发。
为校长培训工作提供具有建设性价值的课程资源。
为选拨、培养和评价优秀校长提供比较客观的依据。
研究目标
从人力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三个维度探讨不同类型优秀中学校长的成长轨迹;
建构优秀中学校长成长的内生性理论模型;
在个案研究基础上,探索优秀校长成长的类型、个性特点、机制、成长周期及其规律性等问题。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一)国内研究现状
主要论文、著作:
王铁军等:《校长学》(1993);《治校之道:20位名校长的智慧档案》(陶继新,2007);《中国著名校长的管理奇迹》(方国才,2007);《名校长名教师成功与发展》(王铁军, 2007);《江苏省首批“名校长”成功的内在因素研究》(瞿卫星,2002);《校长成功:多维视野的整合考察》(王铁军,2003) 《名校长素质特征的研究》(应俊峰,2004)《名校长成长的影响因素探析——以新沂地区为例》(张玲 2006);《关于中小学名校长内涵的思考》(康万栋。2006);《名校长的群体特征——以天津市名校长为例》(康万栋,2008);《名校长的成长规律》(康万栋,2009)
相关研究课题: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五”重大课题《名校长名教师成长机制与规律的整合研究》;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规划《中国名校长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课题《中小学校长生存发展状态及行为建构研究》,许多地市教育研究课题:《优秀校长成长个案及治校规律的研究》
主要结论
校长成长因素
具有多种主客观因素影响(远征,亢冰雁,1989)。
校长成长过程本质
不断学****持续发展的过程,个体与群体之间内因与外因之间互相影响、互相感应的过程(王铁军,2003;吴恒山,2006),职业专业化的过程(郭燕燕,2007)。校长成长即校长发展,包含多维发展、主动发展、持续发展、互动发展、专业发展、校本发展(王铁军,2003);具有起点晚、周期长特征(瞿卫星,2002)
校长成长阶段
职前预备期、适应期、称职期、成熟期(北京教育行政学院,1992)、创造期(吴恒山,2006)。
优秀校长成长案例研究
涉及到校长成长的背景条件(学历、职称、年龄、性别、所教学科),内部条件(能力、人格、理念、思维等)(林建华,2003;吴恒山,2006)、自我认知(唐洁2005)、社会资本(王丽琴,2004)等。
(二)国外研究
研究现状
[美]麦克依万:《高绩效校长的10大特质:从优秀走向卓越》(2006);
[美]哈利斯编著:《美国获奖中小学校长的建议》(2007)。
研究的主要结论
国外对优秀校长成长研究主要体现为其专业标准和角色特征描述,如2004年美国国家年度优秀校长的标准包括:教育领导能力、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自我发展及其他方面的要求、社区服务。有些研究涉及到优秀校长的文化特征,如要求校长具有硕士以上学历。1982-1983年美国“蓝缓带学校方案”的调查指出成功学校的校长的11种领导技能。还有些研究涉及到优秀校长的关系特征。优秀校长的角色特征是:善于沟通者、教育者、愿景制造者、促进者、改革者、文化建构者、活跃分子、成果制造者、人格树立者、贡献者(McEwan, ,2006)。
(三)已有研究评价
从研究对象和内容看
中学优秀校长素质及其条件研究多,对这些素质如何形成的研究不够深入
从研究的理论基础看
国内外优秀校长成长的研究视角主要是教育管理学和人力资本理论,很少用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的交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