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论语》十二章课件《论语》《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史书,共20篇。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孟子》、《中庸》、《大学》、《论语》)之一。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语录体: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故称之为语录体。2有关孔子孔子(前551-前479),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政治主张“仁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弟子多达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3学习态度:第六、七、九、十章学习方法:第一、四、五、十二章修身做人:第一、二、三、八、十一章听读课文,试着把文章分成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修身做人三大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按时复习先生,指孔子yuè通“悦”,愉快。生气,发怒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代指学习的内容也、也是人家不了解(我)孔子说:“学习(知识),然后按时去温习,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志同道合的人表顺接表转折①学习方法②学习的乐趣③:“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每天泛指多次反省自己wèi尽心竭力真诚,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zēng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谋划,商量办法个人修养::“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通“又”,表零数顺承迷惑、疑惑独立做事情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越过、超过规范能听得进不同意见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对各种言论能明辨是非,到七十岁才可以随心所欲,又不会超出规矩。7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8课文探究个人修养: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五十、六十岁:安心立命,不受外界左右七十:?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做,成为得到新的体会,悟出新的道理旧的知识温习可以凭借表承接孔子说:“温习学过的(旧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体会与理解,可以凭借这成为老师。”本章谈学习方法。(强调“温故”,还要能“知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