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暴雨与洪涝灾害.doc

格式:doc   大小:9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暴雨与洪涝灾害.doc

上传人:gxngqvk 2020/9/11 文件大小:9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暴雨与洪涝灾害.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洪涝灾害具有范围广、发生频繁、突发性强、损失大的特点。洪涝灾害与降水时空分布于地形有关,我国的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4—9月,区域上是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地区多,内陆地区少;平原地区多,高原和山地少。。一般指每小时降雨量16毫米以上,或连续12小时降雨量30毫米以上,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以上的降水我国气象上规定,24h降水量为50mm或其以上的降水称为“暴雨”。按其降水强度大小又分为三个等级,即24小时降水量为50-“暴雨”、100-“大暴雨”、250毫米以上称“特大暴雨”。但由于各地降水和地形特点不同,所以各地暴雨洪涝的标准也有所不同。(1)暴雨形成。暴雨形成的过程是相当复杂的,一般从宏观物理条件来说,产生暴雨的主要物理条件是充足的源源不断的水汽、强盛而持久的气流上升运动和大气层结构的不稳定。大中小各种尺度的天气系统和下垫面特别是地形的有利组合可产生较大的暴雨。引起中国大范围暴雨的天气系统主要有锋、气旋、切变线、低涡、槽、台风、东风波和热带辐合带等。此外,在干旱与半干旱的局部地区热力性雷阵雨也可造成短历时、小面积的特大暴雨。其形成和强度主要与6个条件有密切的关系:丰富的水汽分布和供应;大气的上升运动;层结稳定度和中尺度不稳定性;风的垂直切变;云的微物理过程;地形。(2)中国是多暴雨的国家,除西北个别省区外,几乎都有暴雨出现。冬季暴雨局限在华南沿海,4~6月间,华南地区暴雨频频发生。6~7月间,长江中下游常有持续性暴雨出现,历时长、面积广、暴雨量也大。7~8月是北方各省的主要暴雨季节,暴雨强度很大。8~10月雨带又逐渐南撤。夏秋之后,东海和南海台风暴雨十分活跃,台风暴雨的点雨量往往很大。暴雨集中的地带主要有两条:一条是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东南沿海;另一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武夷山东麓。此外,阴山、秦岭、南岭等山脉的南麓也是暴雨的多发地区。暴雨日数的地域分布呈明显的南方多,北方少;沿海多,内陆少;迎风坡侧多,背风坡侧少的特征。。某一地区连降暴雨或出现大暴雨、特大暴雨,常导致山洪爆发,水库垮坝,江河横溢,房屋被冲塌,农田被淹没,交通和电讯中断,会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危害。暴雨尤其是大范围持续性暴雨和集中的特大暴雨,不仅影响工农业生产,而且可能危害人民的生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特别是是对于一些地势低洼、地形闭塞的地区,雨水不能迅速宣泄造成农田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度饱和,会造成更多的灾害。暴雨的危害主要有两种:⑴,排水不畅易引起积水成涝,土壤孔隙被水充满,造成陆生植物根系缺氧,使根系生理活动受到抑制,加强了嫌气过程,产生有毒物质,使作物受害而减产.⑵,使作物新陈代谢难以正常进行而发生各种伤害,淹水越深,淹没时间越长,、河流泛滥,不仅危害农作物、果树、林业和渔业,而且还冲毁农舍和工农业设施,甚至造成人畜伤亡,经济损失严重。暴雨有危害人类的一面,也有造福人类的一面,在许多情况下,适量的暴雨利大于弊。久旱之后,一场暴雨会将旱情解除。。中国南方伏旱期间,人们常会盼望热带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