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实验目的学会使用UV-2550型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定量分析方法。学会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技术进行有机化合物特征和定量分析的方法。二、实验原理基于物质对200-800nm光谱区辐射的吸收特性建立起来的分析测定方法称为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由分子外层电子能级跃迁产生,同时伴随着分子的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的跃迁,因此吸收光谱具有带宽。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定量分析采用朗伯-比尔定律,被测物质的紫外吸收的峰强与其浓度成正比,即:其中A是吸光度,I、I0分别为透过样品后光的强度和测试光的强度,ε为摩尔吸光系数,b为样品厚度,c为浓度。紫外吸收光谱是由于分子中的电子跃迁产生的。按分子轨道理论,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这种吸收光谱取决于分子中成键电子的种类、电子分布情况,根据其性质不同可分为3种电子:(1)形成单键的σ电子;(2)形成不饱和键的π电子;(3)氧、氮、硫、卤素等杂原子上的未成键的n电子。,π,n成键电子当它们吸收一定能量ΔE后,将跃迁到较高的能级,占据反键轨道。分子内部结构与这种特定的跃迁是有着密切关系的,使得分子轨道分为成键σ轨道、反键σ*轨道、成键π轨道、反键π*轨道和n轨道,其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为:σ<π<n<π*<σ*。,经单色器分光,然后单色光通过样品池,达到检测器,把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再经过信号放大、模/数转换,数据传输给计算机,由计算机软件处理。三、仪器与溶液准备UV-255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cm石英比色皿一套UVprobe电脑软件配置好的10μg/mL、15μg/mL、20μg/mL以及未知浓度的甲基紫溶液,甲基红溶液仪器的基本构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如下: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信息处理与显示系统样品四、实验步骤1、打开电源,开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的开关,打开电脑上的UVprobe软件,让其自检,约5min后,对仪器相关参数设置。设置波长范围为400-200nm,高速检测,。2、空白对比实验。取一定量的蒸馏水装进1cm石英比色皿至2/3,在Win-UV 主显示窗口下,单击所选图标“基线”以扫描蒸馏水的测定吸收曲线。3、取一定浓度的的水杨酸溶液,装进石英比色皿中放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获得波长-吸收曲线,读取最大吸收的波长数据和吸光度。得到其标准图谱。4、同样的方法测定一定浓度的水杨醛溶液,获得波长-吸收曲线,读取最大吸收的波长数据和吸光度。得到其标准图谱。5、同样的方法测定未知溶液,获得波长-吸收曲线,读取最大吸收的波长数据和吸光度。得到其图谱。6、数据处理和分析。7、结果与讨论。五、,,该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45nm,对比图3、图4,该溶液为水杨酸溶液。,将波长为580nm时不同浓度的甲基紫溶液的吸光度列出如表1。表1,所测溶液最大吸光度数据溶液名称溶液浓度(mg/mL)最大吸收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