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
文档名称:

《长亭送别》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2,219KB   页数:4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长亭送别》课件.ppt

上传人:ogthpsa 2020/9/15 文件大小:2.1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长亭送别》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长亭送别王实甫元曲常识一、关于元杂剧1、元曲:杂剧+散曲。散曲=小令+套曲(又叫套数,由多支曲子连贯组成,可供配乐歌唱,是元杂剧的主体部分)2、元杂剧:①概念及产生:元代戏曲形式,语言以北方民间口语为基础,融歌曲、宾白、舞蹈、表演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②结构特点:①一般每本四折,一折相当于话剧的一幕;②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的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宫调即调子,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D调等。曲牌即曲调的名称,类似于词牌,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剧本中每套曲子的第一支曲子前面都标有宫调名。③剧本组成:A)曲词:剧中人的唱词,杂剧的主体部分,是在诗词、民间说唱文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诗体,是按曲牌规定的字数、平仄、句法、韵脚等填写的唱词。一剧四折通常由主角一人唱到底,其他角色有白无唱。特点是:a)有严格韵律,以符合演唱要求;b)可衬字或增句,以利自由地表情达意;c)语言通俗凝练;d)每折唱词必须一韵到底,不能换韵。B)宾白:指人物对白、独白、旁白、带白等,由白话或部分韵文组成,因杂剧以“唱为主,白为宾”故称“宾白”。C)科、介:对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等的舞台说明。D)角色名:旦(女角,正旦即指女主角,另有花旦、老旦、刀马旦等),末(男角,正末即指男主角,另有副末、外末、小末等),净(俗称花脸,扮演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子),丑(滑稽角色),此外,还有孛(bó)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洁郎(扮演和尚)元曲四大家马致远:曲状元/诗剧散曲《天净沙·秋思》杂剧《汉宫秋》关汉卿:杂剧《窦娥冤》《救风尘》《鲁斋郎》《拜月亭》白朴杂剧《墙头马上》《梧桐雨》郑光祖杂剧《倩女离魂》中国四大名剧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孔尚任《桃花扇》洪昇《长生殿》中国四大悲剧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和纪君祥的《赵氏孤儿》王实甫(约1260——1336),名德信,字实甫,大都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所作杂剧十四种,现存只有《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吕蒙正风雪破窑记》、《四丞相歌舞丽春堂》剧作大都以青年女性反抗封建礼教为题材,描写男女爱情,刻画封建阶级叛逆形象。王实甫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他吸收了当时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创造了五彩斑斓的元曲语汇,成为我国戏曲史上文采派最杰出的代表,形成了非常优美的“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西厢记》故事的来源  《西厢记》的故事来源于唐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小说叙述唐贞元年间寄居蒲州普救寺的少女崔莺莺和书生张生恋爱、终被遗弃的悲剧故事。莺莺的悲剧形象概括了中国历史上受封建礼教约束和被轻薄少年遗弃的善良少女的共同命运。可是元稹却诬莺莺为“妖孽”,而把张生对莺莺的始乱终弃说成是“善补过者”。这就未免颠倒黑白,文过饰非。    宋、金对峙时期,南戏里出现《张珙西厢记》,没有流传。北方出现的董解元(金代)《西厢记诸宫调》一般称为《董西厢》。它在主题思想、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方面,都已经越出了《莺莺传》的窠臼,为后来王实甫《西厢记》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基础。《董西厢》从根本上改变了元稹《莺莺传》的思想倾向,把莺莺受张生引诱失身的悲剧故事改变为莺莺和张生为争取自愿结合的婚姻、共同向封建家长斗争、终于取得胜利的喜剧。这一改变,赋予崔、张故事以新的主题思想,使它具有明显的反抗封建礼教的精神。董解元把轻薄文人张生改变为用情专一的青年;把深受封建礼教压抑的莺莺塑造成为能够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少女;加上对正面人物如红娘、法聪、白马将军和反面人物如郑恒、孙飞虎、老夫人等的刻画,初步完成了从《莺莺传》到《西厢记》的改造。元代时王实甫基本根据这部诸宫调将《西厢记》改编成多人演出的戏剧剧本,使故事情节更加紧凑,在戏剧冲突、结构安排、人物塑造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同时语言上融合了古典诗词,文学性大大提高。《西厢记》最突出的成就是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更加鲜明。张生和崔莺莺的恋爱故事,已经不再停留在“才子佳人”的模式上,也没有把“夫贵妻荣”作为婚姻的理想。他们否定了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始终追求真挚的感情,爱情已被置于功名利禄之上。《西厢记》结尾处,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正面地表达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反对封建礼教、封建婚姻制度、封建等级制度的进步主张,鼓舞了青年男女为争取爱情自由、婚姻自主而抗争。《西厢记》五本二十一折故事梗概唐贞元年间,前朝崔相国病逝,夫人郑氏带女儿莺莺、侍女红娘和小童欢郎一行30余人,护相国灵柩回河北博陵安葬。中途道路有阻,在河中府普救寺暂住。此时,河南洛阳书生张珙(字君瑞)赴长安赶考,路过河中府看望同窗好友白马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