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与研究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阎颖
一、对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评价
解读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内涵,了解新的课程改对小学数学的教育理论、教育目标、教育模式、教育过程、教育方法等引发的深刻变化----面向小学教育教学实践,采用评价与与问题相结合的方式。
二、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存在的具体问题分析
共同研讨提出问题,以期能够深化理论研究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与研究
一、对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评价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我国基础教育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本次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反映未来社会对公民所必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为主线,来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思想和能力。
所追求的教育目标是:让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掌握“必需”的数学。——这场基础教育改革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一、对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评价
1、教育理念
2、教育模式
3、教育目标
4、教学过程
5、教学方法
6、教学手段
7、人与人的关系
8、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
一、对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评价
1、教育理念
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本,让小学生走到教学的中心位置。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差异,在教和学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数学能力。——是尊重的教育、是爱的教育(由小众到大众到每一个学生)。
2、教育模式
(1)让数学课堂动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变数学教学为“数学活动教学”,把“学”数学变为“做”数学。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数学的能力—画、拼、找、剪、查
(2)改变教师的角色,强调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争辨、敢于标新立异的意识与能力——教师:解放思想、放下自我。
(3)给学生充足的活动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体验方法、感悟特点和规律。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健康向上的人格、良好的行为习惯——引领、设计、启迪、培养。
一、对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评价
3、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课程目标之首——教师也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了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素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有时比数学知识的学习更为重要(就培养而言小学数学教育阶段优为关键)。
为了培养兴趣,现在的课堂教学,老师们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例如,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新教材,开发直观丰富的情境素材、制作学生喜欢的动画课件等;活动式教学是发现数学的过程。
4、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思想和方法的渗透。
加强能力培养和思想方法的渗透,是新教材的突出特点之一,单纯的知识教学、机械的练习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已很少见到。教师我们在处理每一部分知识时都要想一想这部分知识该渗透什么样的思想和方法。
例如,一年级上册《分类》一节的教学,教师不仅设计了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动手“分一分”,而且通过过程让学生说“你是怎么分的?”“你认为这样分有什么好处”等问题,让学生体验、感悟初步的分类思想和方法。类似地,做完计算教学后老师都会问一问:“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感受初步的数思想(重在引领、发现、感悟,重在思想、方法、重在能力形成和培养)。
通过这样的教学,也从小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分析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了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