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伤寒、副伤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6001-1995).doc

格式:doc   大小:57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伤寒、副伤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6001-1995).doc

上传人:pppccc8 2020/9/21 文件大小:5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伤寒、副伤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6001-1995).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伤寒、副伤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6001-1995)[GB16001—1995]伤寒、副伤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HUB伤寒、副伤寒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是《小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自从发现伤寒、副伤寒病原体以來,木病不论在临床或病原学方血均有很大进展,总发病率在趋向下降。但我各地区发展不平衡,每年仍有相当的发病数,小规模爆发流行时有发生。制定适用于全国范I韦I的伤寒、副伤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对指导诊断、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预防控制发病均具有实际意义。在本标准编制过程小,充分利用我国在伤寒、副伤寒防治方血的成果,并使之在有关条日中得到表达。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木标准的附录C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屮华人民共和国卩生部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医科人学华山医院传染病教研室。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汪复、翁心华。木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卫生部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办公室负责解解。1范BI木标准规定了伤寒、副伤寒的诊断原则(包括临床诊断标准与确诊标准)、诊断标准和防治原则。本标准适用于我国所有城市和农村各级医疗保健、卫生防疫机构。2定义伤寒(typhoid)>副伤寒(Paratyphoid)是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甲、乙、丙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临床上以持续高热、相对缓脉、特征性屮毒症状、脾肿人、玫瑰疹与门细胞减少等为特征。肠出血、肠穿孔为主要并发症。3诊断原则伤寒、副伤寒可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经过及免疫学检杳结果作出临床诊断,但确诊则以检出致病菌为依据。、。(可达40〜41C)为时1〜2周以上。,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肝脾肿大。,嗜酸性粒细胞消失,骨髓象屮有伤寒细胞(戒指细胞)。2确诊标准临床诊断病例如有以下项H之一者即可确诊(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骨髓、尿、粪便、玫瑰疹刮収物屮,任一种标本分离到伤寒杆菌或副伤寒杆菌。。肥达氏反应“0”抗体凝集效价21:80,伤寒或副伤寒鞭毛抗体凝集效价$1:160,恢复期效价增高4倍以上者。5预防原则-1-伤寒、副伤寒是消化道传染病,预防重点是加强饮水、饮負卫生和粪便管理,防蝇、灭蝇,消灭苍蝇孳生地,切断传播途径,加强一卫生宣教,提高群众卫生水平和口我保护意识1见附录B(标准的附录)]。,给了肠道隔离。人小便等排泄物用等量20%漂门粉澄清液混合2h,便器用3%漂门粉浸泡lh,食具可煮沸消毒。患者停用抗菌治疗后1周,每周作尿、粪培养,连续两次阴性者方可解除隔离。、饮致业人员应定期作粪培养及Vi抗体检测。慢性带菌者不应从事上述工作。,从停I上接触起算,至少三周。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饮食、饮水卫生,保护水源,做好粪便、污水、垃圾的管理和处理,注意饭前便后洗手,切断传播途径是木病预防措施的重点。、清洁工人、实验室工作人员及其他医务工作考、带菌者家属等为主动免疫对彖。国内所用者为伤寒、副伤寒甲、乙的三联混合死菌苗,皮下注射3次,间隔7日,接种后2〜3周可产生免疫力,以后每年加强一次。严重心脏病、肾脏病、高血压、活动性结核、发热者及孕妇均属禁忌。,其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6治疗原则病原治疗为关键,氟瞳诺酮类为首选,常用者为氧颠沙星和坏丙沙星,但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忌用。后者可用头沦曲松或头抱睡月亏。但对不宜用氟睦诺酮类药物或头泡菌素过敏者,氯霉素仍然可作为选川的药物,但应注意其丿应川指征与副作川。肠岀血者应暂禁食,大量出血者应输血,并发肠穿孔时宜及早手术治疗(见附录C(提示的附录)]。附录A(标准的附录)。〜2周采集,但只要发热未退,两周以后仍可获得阳性结果,采血量不少于5〜10mL,(2用氯霉索者収血凝块作培养。〜2周送检。〜4周送检。:3〜4周送检,阳性率较低,采集时应避免粪便污染。。,粪、尿(沉渣)可百接接种于鉴别培养基,经37°C24h培养后挑选可疑菌落,进一步作生化反应和血清学鉴定。:在普通培养基上伤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