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网络化教学的探索.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网络化教学的探索.doc

上传人:机械CAD论坛 2011/11/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网络化教学的探索.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课标下初中数学网络化教学的探索
浙江省象山县丹城中学(315700)黄桂青
网络化教学,就是在网络环境下,以丰富的网络资源为中心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丰富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
1、在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中的优势
“数学教学效率论”呼唤效率意识:“我们不能片面地强调刻苦,如果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思维不活跃,而且学习数学经历的是‘苦’和‘枯燥’的体验的话,那么数学和数学教学给学生留下的是不良印象,更为可怕的是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应该达到的发展目标将成为一句空话.”笔者借助“瑞博数字化教学平台”,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和网络的交互特性,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利用资源尝试自主探索并解决问题,,又避免了课堂教学中为统一进度而造成的两极现象,(传授知识+成绩测试)和教学手段(幻灯片+粉笔)的改变.
例如,在进行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平移与旋转”一章的教学时,笔者利用“瑞博”教学平台,将其中学生最难理解的、很抽象的“旋转几何”设计成网页形式,利用网络的互动性,使学生在学习时体会旋转变换的生动性、趣味性.
选择“网络探究模板”,首页导航栏为:绪言、任务、过程、资源、评估、结论六个部分,教学案例设计如下:
“绪言”中增设:知识要点、名师导航、旋转图案欣赏等三个页面.
“任务”栏中新增以下页面,并与“过程”相互链接:
(1)以正三角形类为题材的旋转
在设计区中编辑例1:如图1-1,设等边三角形ABC内一点,PA = 3,PB = 4 , PC =5, 则∠APB的度数是________.
然后把[思路提示]链接到“过程”的“演示1”(设计如图1-2的旋转演示).
(2)以等腰直角三角形类为题材的旋转
编辑例2:º的扇形OAB与扇形OCD,如图2所示那样叠放在一起,连结AC、 = 3cm,OC = 1cm,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同样把[思路提示]链接到“过程”栏目的“演示2”.
再新增“自主练习”,编辑习题①:如图3,△ABC中,∠C是直角,AB = 12cm, ∠ABC=60º,将△ABC 以点B为中心顺时针旋转,使点C旋转到AB边延长线上的点D处,则AC边扫过的图形(阴影部分).
新增“知识拓展”:编辑习题②.把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板ABC和EFG(其直角边长均为4)叠放在一起,且使三角板EFG的直角顶点G与三角板ABC的斜边中点O重合,现将三角板EFG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旋转角α满足条件:0°<α< 90°),四边形CHGK是旋转过程中两三角板的重叠部分(如图4).
①在上述旋转过程中,BH与CK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四边形CHGK的面积有何变化?证明你发现的结论;
②连接HK,在上述旋转过程中,设BH = x,△GKH的面积为y,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x的取值范围;
③在②的前提下,是否存在某一位置,使△GKH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