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文档名称:

防雷防静电.ppt

格式:ppt   页数:3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防雷防静电.ppt

上传人:ranfand 2016/4/1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防雷防静电.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0 内容防雷 1防止静电危害 2 1 防雷?雷电的形成及种类?1752 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通过在雷雨天气将风筝放入云层,第一次揭示了雷电只不过是大气中的空气间隙放电现象。?根据大量科学测试可知,地球本身就是一个电容器。通常大地稳定地带负电荷 50万C左右,而地球上空存在一个带正电的电离层,这两者之间便形成一个已充电的电容器,它们之间的电压为 300KV 左右,并且场强为上正下负。 2 防雷?雷电的形成及种类?当地面含水蒸汽的空气受到炽热的地面烘烤受热而上升,或者较温暖的潮湿空气与冷空气相遇而被垫高都会产生向上的气流。?上升气流上升时温度逐渐下降形成雨滴、冰雹(称为水成物),这些水成物在地球静电场的作用下被极化。 3 防雷?雷电的形成及种类?积云在运动中分离出电荷。当其积聚到足够数量时, 就形成带电雷云。?同性电荷的汇集就形成了一些带电中心。当异性带电中心之间的空气被其强大的电场击穿时,就形成云间放电。?当带负电荷的云层向下靠近地面时,地面的凸出物、金属等会被感应出正电荷,随着电场的逐步增强,雷云向下形成下行先导,地面的物体形成向上闪流,二者相遇即形成对地放电。 4 防雷?雷电的形成及种类?直击雷?接近地面的雷云,当其附近没有带电荷的雷云时,就会在地面凸出物上感应出异性电荷。当雷云同地面凸出物之间的电场强度达到空气击穿强度时, 就会发生击穿放电。这种雷云对地面凸出物直接击穿放电称为直击雷。 5 防雷?雷电的形成及种类?雷电感应?雷电感应分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两种。?静电感应的形成是由于雷云接近地面时,在地面凸出物顶部感应出大量异性电荷。当雷云与其他雷云或其他物体放电后,凸出物顶部积聚的电荷顿时失去束缚,呈现出高电压,以雷电波的形式高速传播。?电磁感应的形成是由于雷击后,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磁场,在附近的金属物上感应出高电压。 6 防雷?雷电的形成及种类?雷电侵入波?由于雷击,在架空线路或金属管道上产生高压冲击波,沿线路或管道的两个方向迅速传播,侵入室内,称为雷电侵入波成高电位侵入。?球形雷?球形雷的形成,还没有完整的结论。通常认为这种闪电是一个温度极高的发光体。球形雷通常在电闪后滚动或在空气中飘行,而且还会发出口哨响声和嗡嗡声。所以在雷雨期间,应该将室内电器电源插头拔出,防止损坏。 7 防雷?雷电的特点及其危害?雷电的特性?雷电流放电电流大,幅值高达数十至数百 kA ; ?放电时间极短。一般雷击分为三个阶段,即先导放电、主放电、余光放电。整个过程大约只有 50~100 μs。; ?频率高。雷电流变化梯度大,可达 50kA/ μs,属于高频冲击波。?雷电感应所产生的电压可高达 300 ~ 500kV 。直击雷冲击电压高达 MV 级。 8 防雷?雷电的特点及其危害?雷电的危害?机械效应。表现为被击物遭到破坏,甚至炸裂成碎片。因为雷击时,被击物缝隙中的气体剧烈膨胀,水分充分汽化,导致被击物破坏或炸裂。?热效应。雷电流通过导体时,在极短时间产生大量热能,可烧断导线、烧坏设备,引起金属熔化等而造成火灾及停电事故。?电气效应。雷电引起的大气过电压,使得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破坏,产生闪络放电,以致开关跳闸、线路停电,甚至高压窜入低压,造***身伤亡。高压冲击波还可能与附近金属导体或建筑物间发生反击放电,产生火花,造成火灾和爆炸事故。同时雷电流流入地下或雷电侵入波行进室内时,在相邻的金属构架或地面上产生很高的对地电压,可能直接造成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升高,导致电击危险。 9 防雷?雷雨中的安全措施?总的原则:一是人体的位置尽量降低,以减少直接雷击的危险;二是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部分如双脚要尽量靠近,与地面接触越小愈好,以减少“跨步电压”。?在雷电交加时,感到皮肤刺痛或头发竖起,是雷电将至的先兆,应立即躲避。?如果身处树木、楼房等高大物体,就应该马上离开。如果来不及离开高大的物体,应该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下,坐在上面,采用下蹲的避雷姿势,注意双脚并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