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计算机软件维护论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122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计算机软件维护论文.docx

上传人:sssmppp 2020/9/28 文件大小:1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计算机软件维护论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计算机软件维护论文:基于Keil与VSPD软件仿真的串口通信调试技术摘要:串口通信编程与调试是智能仪表开发的重要内容,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Keil与VSPD的纯软件仿真的串口通信调试技术。该技术完全不需要硬件仿真电路,对调试计算机也没有特殊的硬件接口要求;使用简单方便、经济成本低,有利于控制研制成本;并且可应用于其他硬件平台开发场合。关键词串口通信;Keil;VSPD;仿真调试1引言串行通信具有简单可靠、使用方便、开发成本较低等特点,在智能仪表行业里得到了广泛应用叫特别对于数据量不是很大、实时性要求较强的场合,串口通信仍然是最好的选择,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单片机在智能仪表中的广泛应用【2】,其串口(UART,UniversalAsynchronousReceive/Transmitter,通用异步收发接口)通信的编程与调试成为单片机智能仪表系统开发的重要内容。串口通信程序的传统调试技术,往往需要利用专用的单片机硬件仿真器和调试计算机。在编写好程序后,利用仿真器来设置断点,观察变量和程序的流程,由仿真器和上位机进行串口通信,逐步对程序进行调试、修正错误。传统调试技术对硬件仿真器依赖性较强,但是很多仿真器不能做到完全硬件仿真,因而可能造成仿真时正常,而实际运行时出现错误的情况,或者造成仿真不能通过,但是实际运行正常的情况;当单片机芯片型号发生较大变化时,需要配置新的仿真器,增加了资金投入。另外,传统的调试技术要求调试计算机具备串行通信口,而现在很多新型计算机,尤其是笔记本电脑,并不提供串行通信接口,往往需要另外配置串口转换模块。因此,传统的串口通信调试技术,对调试工具有较多的硬件方面要求,给串丨I编程的调试仿真以及现场维护带来不便。文章介绍的串口通信程序调试技术,能够在单台计算机上实现串口通信程序的纯软件仿真调试,既不需要硬件仿真器,又对计算机的串行通信接口无任何要求,给串口编程的调试仿真带来极大方便。2基本流程介绍这种纯软件仿真的调试技术,无需任何硬件仿真器及用户电路板,对调试计算机也无串行通信接口的硬件耍求。在软件方面,只需准备:虚拟串口软件VSPD、Keil以及串口通信客户端软件(如串口调试助手等)。其中,Keil是众多单片机应用开发软件中最优秀的软件之一,支持几乎所有MCS51架构的芯片,并且集编辑、编译、仿真等多项功能于一体,同时支持汇编语言和C语言程序设计⑶。Keil的软件界面十分友好,易学易用,因此广泛应用于单片机系统的程序调试和软件仿真中。虚拟串口驱动程序(VirtualSerialPortsDrive,VSPD)能够创造数对“虚拟”的串行端口,每对串口虚拟互联[4],在一般程序看来,这些“虚拟”的串行端口跟实体的串行端口完全一致,因此,在单台计算机上运行VSPD即可达到串口扩展的目的。该调试技术的基本流程如下:1) 运行VSPD实现计算机串口的扩展和互联;2) 在Keil中运行通信程序,对单片机的UART进行仿真,并将之与计算机的某一个虚拟串口绑定,即用计算机的虚拟串口来模拟单片机的UART;3)打开串口调试助手,选择与2)中互联的虚拟串口,进行数据收发从而实现通信调试。,即在应用Keil软件进行通信程序调试时,可利用计算机的串口来模拟单片机的串口。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