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试论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实践.doc

格式:doc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试论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实践.doc

上传人:机械CAD论坛 2011/11/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试论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实践.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试论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实践
摘要:好的数学教育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数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的重要信息途径。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作为数学新课程标准四大版块之一的“实践活动”以其鲜明的教育性、科学性、实践性、思考性、趣味性、开放性、层次性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创造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和问题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课数学活动课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实践活动教学是每一位数学教师所面临的新课题,在开设数学活动课的过程中,老师们的认识是不尽相同的。有的教师说,正课都应付不了,还上什么活动课;有的认为,数学活动课与原来的“第二课堂”没有什么两样,有的认为,数学活动课就是“专业训练课”,重点就是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系统辅导,为升学服务;有的认为,数学活动课就是学科教学的延续等等。说到底这是教育思想和观念没有转变过来,对数学活动课的认识存有缺陷,对数学活动课概念模糊,认识不清,将数学学科课与数学活动课的教学要求、教学特点混为一谈。现行的课堂教学是封闭的,教育活动形式单一,方法呆板,数学学习与生活严重脱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依附性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加上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和习惯的束缚,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易穿新鞋走老路,或是课堂竞赛不断、热闹非凡,或是将活动设计为智力训练,要求层层拔高;有些教师苦于找不到活动的素材,或疲于为活动准备材料,对实践活动望而生畏,不愿意开展。然而数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性解决问题的活动,它应该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因此,改变现有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倡导有效的教学势在必行,开展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正是体现了新形势下的教学改革的要求。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学习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小学数学修订大纲中明确要求: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每学期安排数学实践活动,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开展实践活动必须把培养学生将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学习的能力,作为推进
“课堂教学素质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数学,在现实生活中学数学,它对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数学活动课”的内涵
1、数学活动课的界定
“数学活动课”就是在游戏、实验操作、引探训练、综上所述合构建等形式下,结合现行数学课程标准,使数学问题转化为现实生活科学问题,从而使学习过程由学科课转变成科学技术综合课。在课程设计时,注意将“分科素质”综合一体化,并充分考虑德智体诸方面的协调发展,尊重个性,尊重兴趣,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2、数学活动课的特性
数学活动课中的活动是形式,是数学内容的载体和实现目标的手段,因此也是一般课堂数学的主要区别。数学活动课的特色是依据小学生好奇、好动,有较强求知欲的特点,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等,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解决问题。为此,数学活动课要尽可能做到内容方法“活”,组织形式“动”,体现出如下特性:
①实践性。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提倡:“让学生从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