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盐城特产杨五香肠东台市传统名食。有 100 多年的历史。相传为一姓杨排行老五的巧厨在东台城专售熏烧肉制品, 尤以香肠为著名, 人们称为“杨五香肠”。近年东台肉制品厂保持“杨五香肠”的传统制作方法, 以精、肥肉 8: 2 配料, 加入多种佐料, 经腌、灌、烘、凉而成。其特点是色泽鲜艳, 美味可口。此品列入《中国名食指南》。东台鱼汤面东台传统小吃,已有 200 多年的历史。这白汤面制作,手艺不凡,驰名远近。原来这位厨师是选用鲜活鲫鱼、鳝骨为主要原料, 辅以熟猪油、姜葱、虾子等佐料,精心制作成于汤。用这种汤做的白汤面,汤稠如乳, 点滴成珠, 面白细匀, 鲜而不腻。来到东台者不吃餐鱼汤面, 则是一件遗憾的事。 1924 年东台鱼汤面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奖章。列名《中国小吃谱》。奇园蟹黄包盐城市区的传统名点。选用盐城西乡湖中的母蟹,其蟹个大、膘肥、黄多。和以猪肉、精面等原料制成,其味鲜美。建湖藕粉圆子建湖县传统名小吃。相传已有 200 多年历史。此咱藕粉圆圆滑透明, 富有弹性,柔软细嫩,呈咖啡色。馅心用藕粉和含甘果肉五仁(桃、杏、枣、瓜子等)为原料,清甜爽口,沁人肺腑。细嚼鱼香不绝,避肥腻之讳。营养丰富,有健骨益血之功能。经济学家费孝通品尝后, 在报刊上撰文评价,称之为“珍品”。伍佑醉螺伍佑镇特产。选用海滩中的泥螺腌制而成。明代民间早已有制作。每年夏季, 选取产自滩涂上的个大、肉厚、不淀沙的鲜泥螺, 经清水浸泡后,加入曲酒、赤砂糖等拌和,每天搅动,持续七天方可食用。其特点壳软透明, 酒香浓郁, 咸甜适度, 细嫩鲜美, 为佐酒佳肴。装坛密封后不变味、不变质,一年后启封坛口,仍是香气扑鼻。 1982 年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土特产之一。行销上海、四川、武汉等地。大纵湖醉蟹用大纵湖的蟹,配以优质曲酒、米酒、淮盐、花椒、大料浸泡醉制, 外观似活蟹, 肉质细嫩, 风味独特。醉味浓郁, 香气沁人, 为佐酒佳品。 1910 年,在国际南洋劝业会上被评为一等奖,并获奖章一枚。有诗句称颂: |菊黄桂飘香早,淮扬竞夸湖蟹好|。今盐城市食品厂大纵湖分厂制作的坛装|大纵湖醉蟹| , 已成为佳品, 作为宴请和馈赠之物,畅销海内外。野鸭灌汤包盐城市东部沿海滩涂、洼、洋、河、荡地区的特产野鸭,数量极多。当地乡民利用为制成一种冬季时令佳品“野鸭灌汤包”。用鸭肉切肉丁, 辅以鸡汤, 伴瘦猪肉丁、虾籽、湿淀粉为馅心, 制成汤包, 热蒸而成。拆烩推浪鱼盐城海滨咸淡水交叉的河港有一种特产红鮊鱼, 喜逆水前进, 故又名推浪鱼。民国初年, 盐城河渠菜馆制作此菜, 颇有名气。制法为剔除鱼的刺卡,配以火腿、酱瓜、猪油等,用鱼汤烩制而成。外形完整, 嫩而不碎,汤稠味浓,尤以秋末冬初食用最佳。烩素鱼皮相传为清初盐城兜率寺厨师首创。制法为将山芋粉放入沸水锅中凝成粉皮, 切成长方块, 成鱼皮状, 辅以鸡汤、火腿、鸡脯肉等下锅烧沸, 味道鲜美,清爽可口。香酥芦花雀盐城市著名野味名菜。相传已有 100 多年历史。盐城近海多芦苇,适宜芦花雀(莺啼鸟)栖息,在冬季芦花放雀正肥时,雀声清脆悦耳, 为捕雀高产期, 故该鸟又名芦花啭。把雀取脏洗净,每5 头雀, 用花椒盐 75克, 在雀身内外擦至盐溶化为止。清渍 10 分钟左右, 雀腹部朝上, 放瓷钵内, 加黄酒 25克, 葱段 50克, 炸至黄色时取出。装盘入席,随带花椒盐或番茄沙司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