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校园垃圾分类回收目前,垃圾问题已成为一个污染环境、困扰人类的大问题。全世界平均每天新增加垃圾490万吨,高出其可再生资源的近6倍。这些垃圾一方面侵占土地,污染土壤、水、空气,影响环境卫生;另一方面本身又含多种有用物质,是一种资源,如果将这些活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将是人类一笔可观的财富。进行校园垃圾分类处理及回收利用的研究在节约资源方面意义重大。学校进行垃圾分类回收的必要性学生环境意识和参与热情较高学校通过实施环境教育,丰富了学生的环境知识,转变了学生的思维模式,学生环境意识调查表明:%的学生认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100%的学生能积极参与环保行动。而北京市公众环境意识的调查表明[4],北京市公众总体环境意识一般;%的公众具有优良的环境意识。加拿大多伦多市的垃圾分类回收率为20%~30%,而多伦多大学的垃圾分类回收率达到了40%~50%,高出该市20个百分点。通过对比可知,学生的环境认同度较高,是开展垃圾分类的坚实的思想保障。在学校开展垃圾分类回收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行为,使环境保护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而且能够获得较高的分类收集效率,推动绿色学校的建设。垃圾资源化价值高,经济效益明显一方面,中国学校垃圾产量大,以高校为例说明,到2004年中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接近2000万人[5],[6],2004年大学校园垃圾量约为400万吨,与大城市的生活垃圾产量相当。另一方面,校园垃圾中可利用成分含量较高,资源价值大,校园垃圾中可回收类占15%左右,可堆肥类达80%,而一般城市生活垃圾的可回收类不足10%,可堆肥类约50%。仅以废纸回收为例,如果能将占校园垃圾总量10%左右的废纸全部回收,;同时,垃圾分类回收还能显著减少垃圾填埋量,节约垃圾填埋费用。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Uni-versity)每年可回收利用57%的校园垃圾,仅2004年就获利40多万美元,同时节省约3万美元的垃圾填埋费用。美国佛蒙特大学(UniversityofVermont)每年回收利用40%的垃圾,在开展办公用品回用的两年间就节约了2500~3000美元。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大,能推动垃圾分类回收在在学校率先建设垃圾分类回收体系,不仅可以培养起在校生垃圾分类的习惯而且能够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影响将垃圾分类传播开,学生带动家庭、家庭带动社区、社区又带动公民,使学校、社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民间团体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回收,从而实现垃圾分类在全社会的普及全社会普及校园垃圾分类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校园垃圾成分越趋复杂,合理地确定分类依据对垃圾的后续处理环节极为重要,它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处理过程中以及处理后的能耗,可防止再次污染的发生。根据国家标准,校园垃圾可以分为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有毒有害垃圾三大类。可回收物可回收物指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物。主要包括:(1)纸类。未严重玷污的文字用纸、包装用纸和其他纸制品等,如报纸、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纸片、纸盒等。2)塑料。废容器塑料、包装塑料等塑料制品,如各种塑料袋、塑料瓶、泡沫塑料、一次性塑料餐具、硬塑料等。(3)金属。各种类别的废金属物品,如易拉罐、铁皮罐头盒、铅皮牙膏皮、废电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