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辅导员管理办法.doc

格式:doc   大小:92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辅导员管理办法.doc

上传人:pppccc8 2020/10/4 文件大小:9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辅导员管理办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辅导员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完善辅导员工作机制,推动辅导员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24号)、《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5)2号)和省教育厅及学校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辅导员是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第三条辅导员队伍实行学校和系(部)双重领导。在学校党委和行政领导下,学生工作部(处)作为学校管理辅导员队伍的职能部门,对辅导员进行宏观管理和工作指导,各系(部)党总支对辅导员进行直接领导和具体管理。第四条学生工作部(处)和各系(部)应建立严格的辅导员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布置、检查和督促辅导员工作,学习交流,总结研讨;全院辅导员工作例会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根据工作需要可随时召集。第二章选聘与配备第五条辅导员任职的基本条件是: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较高的思想理论和政策水平,在重大政治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及学校稳定;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师德;热心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乐于奉献;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接受过系统的上岗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一般应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和学位;大学期间担任过主要学生干部;辅导员应是中共党员。第六条辅导员原则上为专职岗位。根据我院实际,辅导员以专职为主体、兼职为补充,专兼职相结合。专职辅导员人数原则上按学生数1:200-1:300的比例配备,原则上各系(部)每个年级配备一名专职辅导员。担任两个及以上班级班主任的认定为兼职辅导员。第七条辅导员的选聘,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具体程序是:(一)各系(部)向院人事处申报指标,人事处会同学生处核定选聘指标并经学院同意后发布招聘公告,面向全国高校公开招聘。(一)各系(部)党总支对应聘本系(部)辅导员冈位的应聘对象提出建议,学生处会同人事处对应聘人选进行资格审查,并确定考核对象。(三)学校成立辅导员选聘考核工作组,成员由院领导、各系(部)党总支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考核组对考核对象统一进行笔试、面试,并确定初选名单报院党委研究决定。第八条辅导员实行聘任制。辅导员一经选聘,须与学院人事处签定合同,担任辅导员不少于4年,中途不得离岗、转岗。在岗期间,确因学校工作需要调任其他岗位的由学院决定。鼓励辅导员向职业化发展,长期从事学生工作。第三章岗位职责第九条辅导员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维护国家利益及学校秩序,执行学校规章制度,掌握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状况,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业引导和事务管理,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第十条辅导员岗位的主要职责是:(一)做好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紧紧围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等方面的任务要求,注重运用各种工作载体,有针对性地开展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不断提高;组织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抓好学风、校风及班风建设与检查工作,促进学生增强遵守校纪校规的自觉性,努力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二)对学生进行全面成才教育。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成才教育,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制订科学的学习与发展计划,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健体,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勤工助学、青年志愿者等活动;做好就业指导工作,指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职业观,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三) 做好学生的事务管理工作。包括学生入学教育、军训、学习考勤、综合测评、贫困生资助、学生奖惩、安全教育与管理、宿舍管理、学年小结、毕业鉴定等;加强学生班级建设和管理,负责学生干部的配备、培养和工作指导;协助党团组织做好学生党团员发展、教育和管理工作,指导学生党支部建设;重视发挥学生党员、骨干的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四) 经常深入学生班级、课堂、宿舍,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与行为倾向,及时反映学生的意见、要求,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工作;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参与处理有关突发事件,维护好校园安全和稳定。(五) 辅导员每学年所带学生数原则上不少于200名。(六) 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相关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