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第二章医院感染监测与控制制度 2 文件名感染监测管理制度电子文件编码 YFGL-02-001 页码 8-1 一、监测的具体目的 1. 掌握医院感染管理的现状,如医院感染发病率、感染高发科室、感染部位分布、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及其耐药谱、消毒灭菌效果等。 ,可早期发现暴发流行苗头,防患于未然。 3. 评价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效果,包括灭菌、消毒、隔离措施效果评价,一次性医疗用品灭菌、消毒质量评价。 4. 动态监测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变迁、细菌耐药谱变迁,结合抗生素合理使用的监测,合理调整临床用药结构,加强对抗生素的管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为开展目标性监测奠定基础。 6. 充分利用监测的资料信息,开展科研工作,如医院感染微生物的质粒图谱分析及耐药机理研究,选择性去污染在预防内源性感染发生中的作用,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等,这对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科研水平、管理水平将起积极的作用。二、监测类型 (环境、各种侵袭性操作等)进行全面系统监测,以全面了解医院内感染现状、管理现状,揭露问题,暴露矛盾,才能解决矛盾。 2. 目标性监测在全面综合性监测的基础上,掌握医院感染高发科室、高发部位以及高危因素等情况后,将有限的人力、物力用在迫切需要解决的医院感染的难点、热点问题上,以达到控制和预防感染的目的。常采用的监测有:对高危因素的部门的监测,按科室顺序的轮转式监测,以及按 3 文件名感染监测管理制度电子文件编码 YFGL-02-001 页码 8-2 感染的重要性、造成经济损失的多少采取的从优监测,如美国 SENIC 将医院感染高发部位——泌尿道感染列为从优监测项目。三、监测方法 ,明确医院感染监测工作的意义, 熟悉监测的内容、方法、步骤,动员医务人员主动参与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控制工作。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做到人手一册, 对有争议的医院感染诊断,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参与讨论,给予指导, 严格按照统一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申报。 ,科室一级设有相对固定的监控医师、监控护士,负责本科室、病区的医院感染病例与疑似医院感染病例的申报工作。 、护士深入病房核实各科申报的感染病例后, 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并进一步对分管病区住院病人进行前瞻性调查, 3~5天为一周期,检查每一个病人,查阅每一份病历及护理记录,填报细菌学检验结果。四、监测内容 4 文件名感染监测管理制度电子文件编码 YFGL-02-001 页码 8-3 医院感染发病率高低反映一个。经济发达国家医院感染发病率≤5 %,发展中国家≤10 %,经济落后国家≤15 %。我国医院感染发病率,199 %,卫生部网络 %~ %(中位数为 %,专家们估计,我国医院感染发病率为 10%左右,相当于美。发病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处在一定危险的人群中新发现的感染病例的频率。包括人次发病率和例次发病率(1) 人次发病率: 感染发病率(%) =新发生医院感染例数/处于危险中病人数×100 % (2) 例次发病率: 感染例次发病率意指在一定时间内处在一定危险人群中的新发生感染例次数。在医院感染监测中,一个病人可发生多次或多个部位感染的现象并非少见,在免疫功能严重低下的危重病人中尤为常见。有人统计,一般感染例次发病率约为医院感染发病率的 倍。例次发病率(%)=新发生医院感染例次数/处于危险中病人数×100 % ,处在一定危险人群中的实际感染( 包括新、旧医院感染病人)例数所占的百分比。现患率(%) =新、旧医院感染实际病人数/ 调查期间处于危险中病人数×100 % 现患率有点现患率、阶段现患率,后者包括点现患率及一段时间感染的发病率和复发率。现患率调查可以作为评价医院感染监测系统效果,评价医院感染发病率的真实性的一种现患调查。一般现患率通常高于医院感染发病率,有人估计为医院感染发病率的 倍。反复现患率调查将提供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趋势。进行现率调查必须强调实查率。 5 文件名感染监测管理制度电子文件编码 YFGL-02-001 页码 8-4 查率(%)=实际调查病人数/调查期间住院病人数×100 % 实查率达到 90%~ 100 %统计分析时。才有意义与价值,应以前瞻性调查为主,回顾性调查作为补充,并以现患率调查来验证,从而达到掌握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