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防治“非典”重在追究责任 综合教育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42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防治“非典”重在追究责任 综合教育论文.doc

上传人:3133613015 2020/10/7 文件大小: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防治“非典”重在追究责任 综合教育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防治“非典”重在追究责任_综合教育论文_范文先生网吕日周              中国人有“得过且过”的寒号鸟思维,有“能忍则忍”的奴隶性意识,有“事不关己”的避矛盾思想。这样的不去严肃追究官员责任的人文环境和在这种人文环境中产生的旧的干部体制,使人们觉得中国最好当的是官:什么人都敢当官,都想当大官。一些干部一旦当了领导之后,不是勇敢地承担起领导责任,去认真负责地处理份内的各种问题,而是丢掉了当领导的责任,去享受当领导的福利待遇。或者换一个说法,他们不是去勇敢地探索改变干部制度的弊端,而是处心积虑地利用干部体制的漏洞以谋私。      岂不知,一切都是有条件的,都要有一定的界限,一旦超过了界限,问题的严重性到了上级有事业心的领导忍无可忍的地步,或者到了群众“忍无可忍”的地步,即使旧的干部体制不变,一些官员也要受到责任追究,变成重大变革前奏的一个个案例。中国任何一项体制性的改革都是逼出来的。我国“三级所有,队为基层”的人民公社旧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农村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体制,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那么,为什么改革旧的干部体制的题目也早已提出来了,但改革的速度还是这么缓慢呢?为前所述,人们还在“得过且过”、“能忍则忍”和“事不关已”中。      但是,中国突如其来地发生了“非典”。刚开始,旧的干部体制框架下,使有些领导仍然以过去对待社会上的一切问题那样去推,去拖,去瞒,去防止新闻曝光,这是一种体制性的****惯性行为。直到撤消了两个高官才有好转。对不负责的领导干部严肃地追究其责任,这本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一些干部在实践中发现旧的干部体制中存在着裁判权只掌握在极小数的领导手中和裁判无度量衡的严重问题。而为之服务的大多数人并没有真正裁判权,他们心中有杆秤,称出重量没有用。于是,一些干部就利用这一体制性的问题,只跑官,不跑民;只享受,不吃苦;只应付,不实干。总之,这部分在重要领导岗位上的干部因为自己不负责,也就不想追究别人的责任;因为自己不干净,也就不敢追究别人的责任;因为自己不带头,也就不会追究别人的责任。如果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一个地方各项工作就不是出现一个漏洞,而是会成为一个漏斗。那就会在普遍不落实的环境中,不知在什么时候出现什么根本估计不到的令人目瞪口呆的大问题。      “非典”是突发性的灾害,人们难以估计。但为什么有的地方传播得慢,及时得到控制,但有的地方传播得那么快呢?这就应当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力度方面去总结经验教训:一是它暴露出干部队伍在日常工作中负责任的水平和追究责任的水平;二是它暴露出公共卫生的基本建设水平和防治的技术水平;三是它暴露出对政府创造环境的战略投资的认识水平。      党中央以追究责任的举措来防治“非典”,说明追究责任和承担责任的因果关系,说明追究责任和抓好落实的因果关系。这里有我切身经历的深刻体会。我每次调动工作之前,都想嘱托接班的同志们更好地负起责任做好工作。有两位同志的讲话使我终身难忘。      一位同志对他的朋友说:“我的前任有两个人,走了两条路。一条路笔直平坦:这位前任领导没做什么事,活得轻松愉快,很快被提拔了;另一条路艰难曲折:那位前任领导吃苦耐劳,成绩突出,但走了下坡路。你说我走哪条路呢?我当然要走前一条路,我决不能走后一条路。”实践证明,走前一条路的这位同志也很快被提拔了。对这件事我们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