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文档名称:

魏晋南北朝佛教.doc

格式:doc   页数:4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魏晋南北朝佛教.doc

上传人:875845154 2016/4/1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魏晋南北朝佛教.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魏晋南北朝历史概况公元 4至6 世纪, 相当于中国的东晋南北朝时期。为了陈述的方便, 这里追记了此前三国与西晋的 80 年历史。东汉末年爆发的黄巾起义, 沉重地打击了汉王朝的统治基础。与此同时, 各地豪强为***起义军风起云涌, 不断发展和扩大着私人武装, 形成遍及全国大小不等的军阀集团。东汉王朝已经名存实亡, 各路军阀间展开了武力兼并。公元 220 年, 曹氏在洛阳代汉立魏, 控制整个中原地区; 继之, 刘氏在成都建蜀称帝, 占据西南地区; 孙氏在建康( 南京) 立国为吴, 统治长江以南,史称三国。这是自秦汉以来中国大一统形势的首次正式分裂。曹魏政权统治初期, 采取了一些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的措施, 使大乱后的黄河流域得以相对稳定。魏明帝死后( 239 ), 曹氏集团开始衰落, 政权为司马氏豪强集团所控制。 263 年, 司马昭带兵灭蜀, 265 年,司马炎以禅让方式代魏,改国号为晋, 280 年灭吴,全国重新统一,史称西晋。自汉末以来,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动乱和分裂,至此得到了短暂的安定。西晋王朝是在门阀士族地主阶级支持下建立起来的, 统治集团内部长期进行着争权夺利的斗争。公元 209 年, 晋武帝死, 皇室宗亲间爆发“八王之乱”, 西晋王朝的力量消耗殆尽, 届于北方的少数民族贵族纷纷进入中原逐鹿,西晋的统一不过 10 余年,就陷入了更严重的分裂中。公元 304 年匈奴贵族刘渊建立汉国于左国城(山西离石县)。 316 年,同族刘曜攻陷长安, 俘晋愍帝, 其余王室和门阀士族先后南渡长江, 拥戴瑯玡王司马睿于建业建都, 是谓东晋。东晋王朝的建立, 开始了对江南广大地区的大规模经济开发, 也为开辟海上交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在政治上, 仍然是门阀士族地主阶级的代表。只是由于几个大士族集团势力互相牵制,得以保持平衡,在不断地动荡中维持了百余年时间。 420 年,出身于低级士族而又屡建军功的东晋将军刘裕,废除晋帝,建立宋朝。此后, 江南地区政权迭经更替, 先后经历了齐、梁、陈几个朝代, 直到 589 年统一于隋。宋齐梁陈四代均以建业为国都, 以长江流域为基地, 与北方诸国长期对抗, 史称南朝, 加上原先的吴与东晋,又通称六朝。在黄河流域的北方中国,自西晋灭亡后,有匈奴、鲜卑、羯、氏、羌等几个少数民族, 先后建立了 16 个国家, 另外还有几个汉人控制的小国。他们之间也是战争连年, 互相兼吞, 最后基本统一于鲜卑的拓跋魏王朝。鲜卑族原是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公元 386 年,鲜卑拓跋部落酋长拓跋珪即代王位,同年改国号曰魏。 398 年,建都平城(山西大同) ,史称北魏。次年称帝,号道武帝。至 439 年, 魏太武帝灭北凉国, 完成了黄河流域的统一。 493 年, 魏孝文帝又迁都洛阳, 改姓为元。北魏政权入主中原后, 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任用大批汉士人为官, 吸收和利用先进的汉文化和科学技术, 发展农业生产巩固了统治。这一局势维持了一百多年。 534 年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建都于邺,政权实际上掌握在贵族高欢手中。 550 年,高欢之子高洋代东魏称帝, 史称北齐,建都洛阳。 557 年,西魏宇文觉代魏称帝,国号曰周,史称北周。 577 年,北周灭北齐,北方统一。 581 年,北周隋国公杨坚灭北周,建立了隋朝。 589 年,隋灭南陈,从而结束了长达几百年的南北分裂,中国重归统一。从曹魏代汉到隋灭陈止, 共计 369 年, 总称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是战乱频仍, 灾难深重的历史时期, 但在局部地区或短暂时期, 又有相对稳定和繁荣的局面出现。这使佛教在全国范围得到了多方位的传播。它深入社会的各个阶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与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撞冲激荡, 参差交会, 形成了独具中国历史特色的佛教思潮, 影响甚至支配着南北朝一些大国的统治思想。二、魏晋南北朝佛教的流传 1. 三国、西晋的佛教继汉末儒家正统观念的崩溃, 三国的思想解放运动有更深层的开拓。曹操曾起用“不仁不孝”而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 在实践上已经提出了对纲常名教的挑战。至魏末嵇康倡导“非汤武而薄周孔”, 标志着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达到了一种新的自觉。何晏、王弼开创“正始之音”,发挥《老子》的宇宙观,突出《周易》、《论语》的地位,并作全新的解释。由于他们立意玄远,甚少务实,亦称玄学,或曰清谈。玄学完全清除了两汉儒学的谶纬妖妄之言, 而以简炼的文字探讨本体论和认识论问题, 确立一种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由于它远离政治和实际生活, 抽象的哲理性强, 对于逃避或钝化当时残酷的权力斗争的部分知识贵族和士大夫, 有很大的吸引力, 使玄学成了魏晋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形态,尽管在思想内容上,玄学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派别。非儒之风和玄学的兴起,为佛教的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思想条件。“正始之音”是在汉末崇尚《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