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城市的规划“五线”--红线、绿线、蓝线、紫线、黄线.docx

格式:docx   大小:36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城市的规划“五线”--红线、绿线、蓝线、紫线、黄线.docx

上传人:sunhongz9 2020/10/14 文件大小: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城市的规划“五线”--红线、绿线、蓝线、紫线、黄线.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适用于从城市总规到控制性详规等不分别用“红线”、“绿线”、“蓝线”、城市规划“五线”“五线”管制属城市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同层面的城市规划。“五线”管制制度,“紫线”和“黄线”划定城市建设中的“雷区”,凡是被划定的区域,城市建设不得随意侵占,区域内各项建设将受到严格控制,能有效避免重复建设,提高城市建设质量。“红线”划定规划管理部门批准的建设用地,主要针对道路控制而设立。“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蓝线”是指城市江河湖泊水域控制线。“紫线”是指各类历史文化遗产与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控制线。“黄线”管制的主题,是划定重大基础设施用地影响范围。1.“红线”管制“红线”概念对于城市各阶层来说都比较熟悉。“红线”划定规划管理部门批准的建设用地,主要针对道路控制而设立,对“红线”的管理体现在对容积率、建设密度和建设高度等的规划管理。“红线”管制的核心思想就是:规划期内的城市建设,必须控制在城市总体规划根据建设用地评价确定的土地使用范围之内;同时城市的具体开发建设,必须在城市建设的建筑“红线”控制范围内和相应的规划要求下进行。“红线”管制无论是技术支撑还是运作程序,在各城市普遍具有一定的工作基础。但以成熟的管制制度要求来看,需要强化规范性和系统性。“红线”控制对于城市规划确定的规划道路用地,尤其是城市主次干道,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预留控制。针对目前许多地方道路建设盲目超前、超规范的“大马路情结”,在道路系统及“红线”控制中,必须遵循现阶段的国家有关技术政策,严格执行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对不同规模等级城市道路网密度、道路宽度等方面的规定。表: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关于各类道路宽度的规划指标城市规模与人口(万人)快速路(m主干路(m)次干路(m)支路(m大城市1>20040〜4545〜5540〜5015〜301<20035〜4040〜5030〜4515〜20中等城市—35〜4530〜4015〜20小城市>5—25〜3512〜151〜5—25〜3512〜15<1—25〜3012〜15对于有特殊功能安排的城市道路,必须明确相应的控制要求。女口:为了确保城市特殊情况下抢险救灾、人员疏散需要,规划将设定部分城市干道为城市内部主要疏散通道,其道路宽度及两侧建筑物高度需满足以下要求:道路宽度+两侧建筑物后退红线距离》1/2(H1+H2)+4〜8米。(H1、H2为两侧建筑物高度)“红线”控制与规划管理曰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制定《城市规划管理(用地规划、建筑管理)技术规定》疋对于城市空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形成良好的城市空间形象具有保障作用,规范建筑“红线”控制与规划管理的技术支撑。(道《城建筑“红线”退让指标分为退让用地边界线(用地红线)、退让道路控制线路红线),退让绿地规划控制线(绿线)、河道规划控制线(蓝线)、电力规划廊道控制线(有的城市将之划定为“黑线”)、文物保护规划控制线(紫线)等。沿建设用地边界线和沿城市道路、公路、河道、山体、铁路两侧以及电力线路保护区范围的建筑物,其建筑控制线或建筑红线退让距离除必须符合消防、防汛、水源保护和交通安全、景观、环保、电力等方面的要求外,应同时符合市规划管理(用地规划、建筑管理)技术规定》。建筑物的高度除必须符合日照、建筑间距、消防等方面的要求外,应同时符合《城市规划管理(用地规划、建筑管理)技术规定》。如福建泉州市规定:沿城市道路两侧新建、改建建筑物的控制高度应符合下述公式: H<W+2S 沿街高层组合建筑的高度按下述公式控制:AWL(W+2S(式中:H-沿街建筑高度;W-规划道路红线宽度;S-建筑后退红线距离;L-一幢建筑基地沿街的长度; A-沿街高层组合建筑以1:1即45°的高度角在地面上投影的总面积。)在有净空高度限制的飞机场、气象台、电台和其他无线电通讯(含微波通讯)设施周围的新建改建建筑物,其控制高度应符合有关净空高度限制的规定。在文物保护单位和建筑保护单位周围的建设控制地带内新建、改建建筑物其控制高度应符合建筑和文物保护的有关规定,并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应先编制城市设计或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视线分析,提出控制高度和保护措施,经建筑和文物保护专家小组评议后,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具体核定。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其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和绿地率)应按《城市规划管理(用地规划、建筑管理)技术规定》执行。对于城市特殊地段及城市标志性公共建筑,其建筑容量可根据城市规划的具体实情按同类控制指标适当调整。用地内原有建筑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已达到或超出规定值的, 不得在原有建筑用地范围内进行扩建、加层。建筑用地未达到规定最小开发单位规模的,不得单独建设。如福建泉州市最小开发单位界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