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果树冻害及防御措施.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果树冻害及防御措施.doc

上传人:1314042**** 2020/10/22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果树冻害及防御措施.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冠县是我省林果业生产大县,共有果树面积25万亩。其中苹果11万亩,梨10万亩,樱桃15万亩,大棚桃、杏15万亩,其他杂果1万亩。近几年来,以冻害为主的灾害性天气频发,给我县林果生产造成重大损失。据调查2010年4月13日凌晨,气温骤降到零下4℃,全县苹果花芽受冻害30%以上,面积在31万亩;梨花受冻害40%以上,面积35万亩;樱桃花芽受冻害80%,枝条受冻害30%,面积13万亩。这次冻害对我县林果业造成很大危害。大部分地块减产,部分地块绝产,甚至少部分地块树体死亡。因此了解冻害发生规律,掌握防御措施,做到提前防范,及时应对,对我县林果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冻害发生原因、规律及特点冻害是我县果树的主要灾害之一,即在低于0℃温度下树体内结冰所造成的伤害。果树受冻害的原因除受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外,还与果树品种、栽培管理措施有密切关系。1、地理气候因素地势低洼,冷空气容易下沉积聚;沙土导热不良,深层的热量不易上传。因此洼地、沙地冻害严重。近几年我县沿黄河故道一带果树冻害严重,主要受低洼、沙性土壤地理条件影响。冻害与降温速度、低温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冬天气温急剧变化,温差较大,低温持续的时间过长,会导致枝干受冻。寒风可助长土壤水分蒸发,降低土壤和空气温度,对果树越冬不利。干旱可加剧枝条水分的蒸腾,同时由于地温低、水分供应不及时,很容易出现生理干旱。进入春季气温回升,果树的抗寒能力也随之降低,这时若遇寒流和干旱,花芽和枝条受冻最为严重。2、栽培管理因素弱树、幼树抗寒性差,易受冻害;生长后期大量施用氮肥,浇水次数过多,树体生长过旺,秋梢停止生长晚,且形成的保护组织不发达,也易发生冻害;树体受损或受病虫侵害,遭受机械损伤、病虫危害严重的树,抗寒力差,易造成越冬死亡;就品种而言,富士系苹果、新高梨、红灯樱桃等品种抗寒性差,易发生冻害。果树受冻害主要类型及特点:(1)冬季严寒型。发生时间12中旬至翌年2月中旬。冬季的极端最低温度对果树的冻害具有重要影响,低温持续时间过长,往往会引起更严重的冻害。另外,如果冬季气温变化剧烈,日较差大,往往会导致树体受冻(树干基部受冻、树干冻裂及枝条和花芽受冻)。(2)入冬剧烈降温型。晚秋至入冬季节,果树正是由生长过渡到休眠的时期,此时气温骤然大幅下降,往往会造成较严重的枝干冻伤,不仅使产量降低,而且会造成整株死亡。(3)早春融冻型。冬末春初阶段,发生时间3月底至4月中下旬。果树在休眠期内,抗寒能力较强,随着春季的到来,气温上升,回暖融冻,其抗寒能力则随之降低。此时如遇天气回寒和干旱,花芽和枝条往往会受冻害,也会发生枝干的日灼和抽条现象等。二、冻害对果树造成的危害1、根系冻害:根系冻害不易被发现,但对地上部分的影响非常显著,表现在春季萌芽晚或不整齐,有的冻害较轻,虽然能发芽抽梢,但生长缓慢,严重时抽出的新梢渐凋萎枯干。如果刨出根系观察,则会发现外部皮层已变为褐色,皮层与木质部分离,甚至脱落。2、枝干冻害:主要表现为干基冻害、主干破裂和枝杈受冻。干基冻害是幼龄果树常常发生的一种冻害,主要是主干在地表以上10-15厘米处发生冻害,轻则只有向阳面的皮层和形成层变褐死亡,重则背阴面也死亡,形成一个死环,包围树干一周,使全株死亡。干基冻害发生的部位,与果园中生草的情况、积雪的厚度以及寒冷程度有关。积雪愈厚,受冻的部位愈向上移,因为接近地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