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把握咏物诗的概念内涵、形式标志、思想情感、常用表达技巧、解题思路。二、过程与方法预习反馈、小组合作、师生合作探究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鉴赏能力与高考接轨,领悟咏物抒怀诗的魅力,感受诗人的价值观。问题反馈《咏怀八十首》中第四句如何理解?《咏怀八十首》中“自言”、“昆仑西”如何理解?《咏怀八十首》颔联与颈联的赏析?《柳》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柳》中最后一句如何理解?《柳》中“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理解,在诗中有和作用?鉴赏咏物诗可以按照意象、画面、意境、手法、效果、情感的思路吗?象征与托物言志的区别?《柳》中“逐”字地赏析?“如何肯到清秋日”如何理解?咏物诗是指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借以抒发思想感情的诗歌。二、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着意描摹,追求“形似”。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追求“神似”。概括为:描其形,求形似;融入理,求神似。形神兼备,不即不离。菊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菊花的高尚气节作者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依依惜别图对故居的依恋难舍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北陂杏花①王安石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注】①此诗系王安石晚年所作。此前诗人亲手创立的新法被一一废止。陂:池塘,这里指池边或池中小洲前人评价这首诗时说“安石移情世外,其悲壮即寓闲淡之中”。这种悲壮之情在诗中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答:在诗中诗人用“作雪”和“成尘”作喻,形成对比,再以“纵被”和“绝胜”强调了宁愿为理想献身也不愿同流合污的悲壮感情。(或诗人托物言志,以水边的杏花自况,纵然被春风吹落水上,仍保持着纯洁,远胜于路边的杏花,在车水马龙中被碾碎,化为污浊的尘土。流露出悲壮的情感,表现出坚持自己的理想情操,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鉴赏思路写了什么物有什么特点(表现手法)寄托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