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实施军民融合的重要意义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鲜明提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系统阐述新形势下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一系列带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 为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必须深入学重要讲话精神, 正确把握和处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 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努力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充分认清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军民融合发展, 是兴时期, 军民融合步伐越快, 越能赢得发展先机; 未来战争, 军民融合程度越深, 越能赢得战争胜利明确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充分体现了对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深谋远虑, 体现了对富国强军的整体设计布局。我们要充分认清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的使命感责任感。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的重大课题。新中国成立 60 多年来, 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艰苦探索, 不断深化对推进经济建设和早就指出: “中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必须建立强大的经济力量, 这是两件大事。”邓主席提出要走“军民结合, 平战结合, 军品优先, 以民养军”的道路。江主席强调“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 就是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提出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党的十八大以来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军梦, 科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提出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推动两者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这一重大战略思想, 深刻总结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 科学把握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 是党治国理政思想的新发展, 把我们对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兵不强不可以摧敌,国不富不可以养兵。富国和强军,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 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一方面,经过新中国成立 60 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的发展,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为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奠定了雄厚物质基础。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军民融合,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有利于增强国家战争潜力和国防实力。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随着经济总量、综合实力不断上升, 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和挑战也在不断增多, 体量越大, 承受的外部压力就会越大, 面临的内部矛盾就会越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国家总体战略中兼顾发展和安全, 找到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黄金分割点, 既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又遵循国防经济规律和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建设规律,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和战斗力生成模式同步跨越, 实现经济实力与国防实力同步发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的战略布局,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