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输血前免疫血液学检查.docx

格式:docx   大小:39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输血前免疫血液学检查.docx

上传人:薄荷牛奶 2020/10/23 文件大小: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输血前免疫血液学检查.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输血前免疫血液学检查广西自治区人民医院输血科焦伟一、输血前检查的目的和要求输血前检查的目的是选择与患者血型配合的各种血液成分,使之能在患者体内有效地存活,无不良反应,从而达到安全、有效输血的目的。二、输血前检查的内容输血前检查的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患者的病史和标本等的检查、核对及处理。受血者、献血者ABO口Rh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的筛选和鉴定。交叉配合试验。血小板输注前的抗体检查和配合试验。交叉配血结果的报告和发血。(一) 受血者的病史和标本等检查、核对及处理病史资料和信息受血者的有关资料,包括受血:者姓名、年龄、性别、床号、种族、临床诊断、输血史、药物史、妊娠史,特别是以往输血反应的记录等等,有助于解决有可能出现的血清学问题。标本的要求要求不超过3天的期限,反复输血的受血者更应注意抽取新的标本作配血试验,避免因回忆反应而产生的抗体漏检。如果患者使用肝素治疗,则应用鱼精蛋白,使标本凝结。如果患者使用右旋糖酐等治疗,应注意将红细胞作洗涤。(二) 受血者和供血者ABO口Rh定型ABO定型 最适的反应温度为4C,但在室温反应良好,所以常规的AB(定型试验仅在室温进行。(1)定型方法:正、反定型的试管离心方法目前仍被认为是最可信赖的ABO定型方法。1)定型试剂:有些ABO血型诊断试剂是以人的血清汇聚而制成的,但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第一,高效价(1:128)的IgM抗A或抗B。第二,具较好的亲和性并不含冷凝集素。第三,必需具有检测A2,A2B血型的能力。第四,血清必须通过HIV,HCVHBV等检查或经病毒灭活。另外一些ABO定型试剂是由来自培养细胞株的单克隆抗体所制成。ABC亚型的鉴定:ABO亚型的鉴定通常使用下列试剂:抗A、抗B抗A1、抗H、抗AIA1红细胞、A2红细胞、B型红细胞和C型红细胞。有些工作者在定型试验中,常规地选择应用抗ABK血清,以避免错误地把弱反应性A或B型红细胞分类为C型。一般抗AB式剂对Ax型红细胞可增加凝集反应的强度。AB0定型试验中的常见问题:造成这种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主要有:技术和管理错误:这是ABC定型中产生异常结果的主要原因,包括:标本或试剂搞错;器材不洁;试剂污染或失效;离心过度或不足;阳性反应产生溶血现象未能识别;漏加试剂;结果记录或判断错误;细胞与血清间比例不适当。血清异常:血清蛋白引起缗钱状形成,影响反定型结果。红细胞致敏:受免疫球蛋白致敏的红细胞,在含高蛋白介质的试剂中,可发生凝集。异常基因型:ABC亚型的检查中,AB抗原可能为弱抗原,难以检出。近期输血:试验前曾输入过其它ABC血型不一致的血液,使血液标本成为混合血型的红细胞悬液,定型时显示“混合外观凝集”现象。嵌合体血型:这种血型者体内有两类血型红细胞群体,定型时可以出现“混合外观凝集”现象。疾病因素导致抗原减弱:某些白血病患者和难治性贫血患者中, ABC血型系统的抗原性可受到抑制,检出困难。红细胞多凝集现象:红细胞因遗传或获得性的表面异常,发生多凝集现象。获得性B:由于革兰阴性杆菌的作用,红细胞可获得“类B”的活性。血型特异性物质过高:一些卵巢囊肿病例,血型物质的浓度很高,可中和抗 A和抗B定型试剂,要得到正确的正定型结果,必须洗涤红细胞多次。近期内进行大量的血浆置换治疗:由于使用大量的非同型的血浆作置换治疗,标本血清中含有所输供体提供的抗A或抗B抗体,造成反定型错误。异常的血浆蛋白:受检者血浆中异常的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和高浓度的纤维蛋白原等导致缗钱状形成,造成假凝集现象。佝不规则抗体的存在:受检者血浆中,含有ABO血型抗体以外的不规则抗体,与试剂红细胞上其他血型抗原系统的抗原起反应。14) 低丙种球蛋白血症:低丙种球蛋白血症(丙种球蛋白量减低)病例,可能会因免疫球蛋白水平下降而使血清定型时不凝集或弱凝集反应。15) 药物等因素:药物、右旋糖醉及静脉注射某些造影剂可引起红细胞凝集或类似凝集。16) 年龄因素:免疫系统尚未健全的婴儿、由母亲被动获得抗体的婴儿,或抗体水平下降的老人,试验时可出现异常的结果。17) 防腐剂因素:患者体内可能含有对防腐剂中的成分或对混悬介质的抗体, 导致AB览型差错。Rh(D)定型和定型试验中应注意的问题Rh定型主要鉴定D抗原(IgG抗D和IgM抗D)。(1)导致Rh血型鉴定可能出现假阳性的原因:1) 受检细胞已被免疫球蛋白致敏,或标本血清中含有引起红细胞凝集的因子。2) 受检细胞与抗血清孵育的时间过长,含高蛋白的定型试剂会引起缗钱状形成。3) 标本抗凝不当,受检过程中出现凝血或小的纤维蛋白凝块,误判为阳性。4) 定型血清中含有事先未被检测的其它特异性抗体,造成假阳性定型结果。5) 多凝集细胞造成定型的假阳性。6) 鉴定用器材或抗血清被污染,造成假阳性。(2) 可能出现假阴性的原因1) 受检细胞悬液浓度太高,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