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实验三天文年历、星表、星图和星图软件的使用一、实验目的了解天文年历、星表、星图及星图软件的内容,并学会使用二、简介 1. 天文年历天文年历是天文学家运用天体力学理论推算的天文历书,其中列有每年天体(太阳、月球、大行星和亮的恒星等) 的视位置; 这一年特殊天象( 日食、月食、彗星、流星雨和月掩星等) 发生的日期、时刻以及亮变星的变化情况等。中国紫金山天文台每年编辑出版一本《天文年历》,天文爱好者杂志社每年编辑出版《天文普及年历》。 2. 星表星表记载着恒星的各类基本数据,如位置、星等、色指数、光谱型等。按照天体的类型, 可将星表分为变星星表、星云星表、星团星表、星系星表、射电源星表和 X 射线源星表等,在本书附录五中给出了常用的星表和天文数据库。目视星表中最重要的有: (1) 《波恩巡天星表》(The Bonner Durchmusterung) ,简称 BD 它是最早的巡天星表。包含有亮于 9 .5 m 的恒星 325 037 颗,它的坐标历元是 1885 年。(2) HD 星表( Henry Draper Catalogue ) 它给出 88 883 颗恒星的 2000 年历元位置、星等、自行、光谱型等数据, 是最传统的星表之一。(3) 《亮星星表》,( Catalogue of Bright Stars, 简称 BSC ) 它给出全天 9110 颗亮于 m 亮星的位置( 历元 2000 ) 、星等、 B-V 、光谱型、自行、视向速度、视差等, 对双星给出了两星的角距离等参数。(4) SAO 星表( Smithsonian Astrophysical Observatory , 1966) SAO 星表是天文观测最常用的星表, 它给出了 258 997 颗星等亮于 11 m 的恒星, 有编号、自行值、光谱型、 V 星等,表内列有与 HD 星表和 BD ( DM )星表的交叉证认序号。(5 )美国海军天文台全天星表( The Whole-Sky USNO- Catalog ) 它提供了全天 1 045 913 669 个天体的位置( 历元 2000 ) 、自行、 BRI 星等(极限星等为 21 m) 。底片和数据来自过去 50 年来积累的 7 435 张施密特巡天底片。(6) 《博斯星表》它是天体测量常用的星表, 其中包含 33 342 颗亮于 7 m 的恒星赤径、赤纬( 历元 ) 和自行的数据。 1985 年再版改正了一些错误数据。(7) 《目视双星星表》收集了由依巴谷卫星最新观测的 41 255 颗目视双星, 并给出 2000 年历元的赤经、赤纬、星等、角距、方位角和 HD 星表号等参数(8) 《星云星团总星表》(简称 NGC ) 它包括 NGC 星表,索引(IC) 星表和第二版的索引(IC) 星表,给出了 13 226 个非恒星天体(星系、星云及星团等)的位置( 历元 2000 ) 、所在星座、视角直径大小和累集星等。(9 )变星总表( 简写 GCVS) 它包括 28 484 颗经过交叉证认的变星,包括变星、新星、超新星,给出了历元分别为 2000 年和 1950 年的赤经、赤纬、变星类型、光变最大和最小时的星等、光变周期、光谱型等参数。 3. 星图将天体在天球上的视位置投影在平面上所绘成的图就是星图。实用星图可以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