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经济学说史复习.doc

格式:doc   大小:111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经济学说史复习.doc

上传人:hnxzy51 2020/10/24 文件大小:11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经济学说史复习.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古希腊、古罗马、欧洲中世纪的经济学说知识点一古希腊三位思想家的主要经济思想色诺芬的著作,如色诺芬的主要著作包括《经济论》、《雅典的收入》等。第一,色诺芬的财富观。他认为,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他已经认识到了物的两种用途:使用和交换;第二,分工观。一是他肯定了分工的必要性。二是他指出分工可以提高物品的质量,三是他已经了解到分工的程度取决于市场围的大小。四是色诺芬重视农业、轻视手工业和商业;第三,价格和供求。色诺芬已经感受到了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第四,货币观。总之,色诺芬具有奴隶主阶级的思想意识,但他对当时的已出现商品经济现象做出了一定研究,对后人有一定的启迪作用。2、柏拉图的主要经济著作《理想国》。柏拉图的经济思想,分工观:第一,从个人需要的多面性和个人才能的片面性来说明分工的必要性和国家的产生。第二,他认为分工的原则应当是适合人的禀赋。第三,他认为农业是一国的经济基础,同时肯定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必要性。理想国:柏拉图根据他的分工思想勾画出了理想国。货币观:意识到货币可以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但他反对货币作为贮藏手段,这与他反对商业资本和高利贷有关。3、亚里士多德的经济思想。商品的两种用途:亚里士多德看到了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重属性。经济和货殖:亚里士多德区分了经济和“货殖”。考察了商品交换的历史发展过程。实际区分了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区分了简单商品流通和作为资本的货币流通。货币观:亚里士多德最早分析了价值形式。第一,他指出商品的货币形式不过是简单价值形式的进一步发展的形态。第二,指出了交换的商品必须具有质的等同性。但他未能发现商品能还原为等同性的实际东西是商品的价值。他看到了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的职能。知识点二古罗马加图、瓦罗、。贾图十分重视农业。主奴隶主农庄要做到自给自足。强调要加强对奴隶的管理。。瓦罗把农业置于首要地位。奴隶主农庄应该保持自给自足,他比贾图更加注意维护奴隶制的自然经济。在管理奴隶的方法上比贾图更进一步。他把奴隶当做会说话的工具。。西塞罗十分推崇农业。反对小商业,赞成大商业。反对高利贷。西塞罗没有价值概念,更多地是把价格与需求相联系。。《神学大全》,被认为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百科全书。《神学大全》中有一部分是经济学说,论及的主要经济问题有公平价格、货币、商业、利息和私有制。。公平价格的概念最初出现于罗马法和罗马法学家的著作中,是用来指某时期不受市场变动影响的价格,大多数从事交换的人是按这个价格进行买卖。罗马法和罗马法学家所说的这种公平价格实际上是平均价格,即大体上与价值相符的价格。阿奎那用生产费用论、效用论和供求论对公平价格进行解释。、商业论和利息论。阿奎那关于货币、商业和利息的观点都带有明显的二重性。。阿奎那主要依据“自然法”的观念来论证封建农奴制度的合理性。:它并不反对整个封建制度,只是反对教会的封建制度。。第二章、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知识点一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和重商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重商主义这一术语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被马克思认为是现代生产方式的最早的理论探讨。重商主义者是站在国家或政府立场上,以增加国家财富和权利为直接目标的。重视金银货币的积累,把金银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式,认为国家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金银,对外贸易是获得货币财富的真正源泉,只有在对外贸易中多卖少买,才能给国家带来货币财富。因此,国家为了致富和防止贫困,需要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发展对外贸易,遵循多卖少买、多收入少支出的原则,以求在对外贸易中实现顺差,从而促进对外贸易发展,使货币尽量多地流入国;与此相应,国商品生产应服从商品输出的需要,生产国外畅销产品的手工工场应大力支持其发展。。重商主义者把流通领域作为主要考察对象,认为利润是从流通中产生的,是贱买贵卖的结果。重商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它们都把货币看做财富的主要或惟一形态,但在如何增加货币上却有不同的看法和主,提出了不同的措施和方法。从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为早期重商主义阶段。早期重商主义,也称为货币差额论或货币平衡论,认为一切购买都会使货币减少,一切销售都会使货币增加,因此主尽量少买或不买,从而实际强调了“多卖少买”公式中的“少买”。并极力主通过国家采取行政手段,以增加货币财富。从16世纪下半期到17世纪中叶为晚期重商主义阶段。晚期重商主义,又称为贸易差额论或贸易平衡论,强调“多卖少买”中的“多卖”。认为要使一国财富迅速增加,不仅应多卖,而且要大量地买,只有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