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化学小论文.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化学小论文.doc

上传人:yzhqw888 2016/4/1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化学小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有关熵概念的理解周思益 PB10203202 摘要:本文主要讲述了熵的概念的起源,熵的两个定义,如何正确,感性的去理解这个复杂的概念,以及熵在判断化学反应方向过程中的局限性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局限性。一. 引言在学了化学导读课的化学热力学部分(特别是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后,我对各种化学反应有了更深的认识。从前高中只是讲了各种具体的化学反应,它们是怎样的原理和现象。现在却能够从更深的层次上理解各种化学反应了,而且知道了各种化学反应背后普遍存在的一些东西。化学反应的正确判据是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学反应总是朝着吉布斯自由能减少的方向进行。吉布斯自由能是把熵和焓归并在一起的热力学函数。焓的概念比较好理解,就是相当于在等压条件下只做体积膨胀功吸收(放出)的热量,也就是高中常写的热化学方程式中的? H。当时认为? H就是? Q,这实际上不是很准确。而熵的概念理解起来却比较有难度。化学书上讲的熵是从微观上定义的,也就是体系混乱度(或有序度)的量度。因为化学上主要是研究物质的变化,故更侧重于熵的这种波尔兹曼定义。但是实际上熵还有一种定义,课本上也提到了一点,也就是热温熵。这两种定义到底有什么样的联系。熵到底怎样去形象的理解它。搞清楚这些东西有助于我对吉布斯自由能判别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正确理解。故本文主要是关于正确的理解熵的。下面是其他人所做的优秀的工作: ,华彤文、杨骏英、陈景祖、刘淑珍编的《普通化学原理》讲到了熵的概念、常见物质的标准熵、熵值的一些规律。特别是熵值的一些规律, 有助于形象的理解熵。特别是可以知道几个物质,就可以粗略的比较一下熵的大小。 ,费恩曼、莱顿、桑兹著,郑永令、华宏鸣、吴子仪等译的《费恩曼物理学讲义》中讲到了熵,非常的形象,有助于理解熵这个复杂的概念。 ,姜范恩著,李乃信译的《热的简史》中也讲到了熵。姜范恩是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他的语言非常生动,易于理解。 ,冯端、冯少彤著的《溯源探幽,熵的世界》中讲到了熵,特别是对于熵和能的关系,熵作为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的判据的局限性及其原因讲的非常精彩,接近问题的实质。本文中的很多理解都是来源于这些人的工作,以及自己的一些思考。二. 熵概念的发展史熵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物理量,但却又以其难懂而闻名于世。克劳修斯于 1865 年首先引入它,用来定量地阐明热力学第二定律。正如克劳修斯本人所说的:“在头脑中掌握第二定律要比第一定律困难得多。”这样,他从明确地表述第二定律到正式引入熵的概念,足足经历了 15个春秋。最初,克劳修斯引进态函数熵,是建立在守恒的概念上的。其本意只是希望用一种新的形式,去表达一个热机在其循环过程中所要求具备的条件。熵的最初定义集中于守恒这一点上:无论循环是不是理想的,在每一次循环结束时,系统的状态函数熵,都回到它的初始数值。后来,玻耳兹曼于 l872 年推导了玻耳兹曼方程式和 H 定理;于 l877 年隐指了玻耳兹曼关系式,赋予了熵的统计解释,大大地丰富了它的物理内涵。明确了它的应用范围。 20世纪初能斯特( )发现了热定理,并进一步完善,发展为热力学第三定律,使得“绝对熵”的测定成为可能。为了运用热力学函数处理实际非理想体系,路易斯( )提出逸度和活度的概念。至此,经典热力学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