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3
文档名称:

《玉支肌》难部 明沈德符抄本.txt.txt

格式:txt   页数:8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TX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玉支肌》难部 明沈德符抄本.txt.txt

上传人:omfadaz599 2016/4/1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玉支肌》难部 明沈德符抄本.txt.tx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目录第一回老侍郎兔鹘题诗童子笑村先生龙蛇染翰美人惊第二回欲坦东床先引良人开绛帐要争西席旁牵野蔓系红丝第三回惊座卖才自是佳人觅夫婿当场涂面何殊丑妇见公婆第四回逼才子题诗引贼入室荐春卿促驾调虎离山第五回才自怜才只一言而婚姻定恶偏党恶早多谋而机诈生第六回慧女心灵用假聘消真祸奸人计拙装暗鬼哄明人第七回实丕丕将人作饵已露芳香活泼泼以聘为辞终无声臭第八回偿金赎聘有心用术反堕人术中信笔题诗无意求婚早撺身婚内第九回无心罗雀罗得了一网全收有意钓鱼钓不着两头齐跳第十回卜公子使势老拳头送客管小姐弄巧小乞儿救人第十一回弱书生畏人逃生死未知俏佳人敢独主强梁不怕第十二回管小姐巧用松松中着紧卜公子强寻死死里逃生第十三回恶朋友丧心谋挑唆蠢汉俏佳人苦肉计吓杀痴人第十四回卜公子惊欲死而恶梦颠狂长孙肖想不了而诗笺丧失第十五回老丞相一怒害人情性恶小书生两番登第姓名香第十六回长孙肖不忘生死请旨归娶报深仇管青眉巧变姓名暗地养姑行大孝第十七回祖夫人舍不得捉李代桃卜公子慌杀了移花接木第十八回管不闻婉转探才费小心卜红丝信笔题诗存大礼第十九回二小姐惊惊喜喜说幽心两尚书真真假假讨情面第二十回乍相见未说破犹自疑大团圆看分明方知巧《玉支肌》难部明沈德符抄本第一回老侍郎兔鹘题诗童子笑村先生龙蛇染翰美人惊词曰:白面书生,红颜女子,灼灼翩翩非不美。若无彩笔附高名,一朝草木随流水。江梦生花,谢庭絮起,千秋始得垂青史。闲将人品细评论,果然独有才难耳。右调《踏莎行》话说浙江处州府,有一个青田县。这县为何叫做青田?盖因昔人有一个叶法善仙师,曾栖此学道,道法成时,忽田中生出许多青芝来献瑞,故一时惊美其事,遂相传叫做青田。这青田县,峰峦高峙,十分秀美,内有一个石门洞,更是幽奇,书中称为玄鹤洞天者,即是此地。洞之西南悬崖上,飞下一道瀑布来,冬夏不竭,甚为奇观胜赏。只因地脉灵异,往往生出高人。在国初,已生过一个刘伯温先生,做了一番事业,享了一个大名。只道山川秀气泄发无余,不期天地精华,生生不尽,后又生出一个高人来。这高人姓管名灰,表字春吹,乃宋仁宗时管师复的子孙。这和灰生来天资出类,才美过人,二十外,便中了明成化年间的进士,历官中外,大有贤声。还未及五十,早已做到礼部侍郎。因素志慕汉张子房辟谷之高,便弃职而归隐于林下,每欲飘然遗世而去。只因夫人早丧,遗下一女一子。若是子女生得寻常,他也不暇顾惜,不期生得这个女儿,美如春花,皎同秋月,慧如娇鸟,烂比明珠。这还是女子之常,不足为异,即其诗工咏雪,锦织回文,犹其才之一斑。至于俏心侠胆,奇志明眼,真有古今所不能及者。生到一十六岁,袅袅翩翩,竟是一个女中的懦士。父亲爱之如宝,因与他起个名字,叫做彤秀,别字青眉。又不期生得这个儿子,神清骨秀,又自不凡,自小儿便不好嬉戏。到了五、六岁上,便随着姐姐读书****字,朝夕不懈。到了七、八岁,延师教训,果能默默领受。故到了十岁,便知书能文,已宛然是一个***。父亲爱之不减青眉,望其大振家声,因替他起个名字,叫做管雷,表字不闻。因有了这等两个儿女,夫人许氏又早丧了,一时去不暇,故将辟谷的念头只管耽搁了。却喜自家年还不老,尚有可待,故急急要完儿女婚姻之事。只奈青田僻在山中,哪里便有可意儿郎,招为门婿。虽然没有,他却时时留心访求。一日,春光明媚,柳舒花放,他在家中闷坐不住,因带了家人童子,并携了游春之具,依旧到石门洞西来看瀑布。原来这看瀑布所在,已有人造了一座小亭子,叫做喷雪亭,紧对着这瀑布,供游人玩赏。管灰到了,坐在亭子上,赏玩多时,心下甚是快畅,欲到题一诗以寄兴。因想起李太白题瀑布诗,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句,精警豪放,一时难与争衡,故拿着笔在粉壁上将要写,又歇下了。想一想,忽又提起笔来。及待要写,却又沉吟缩手,不敢下手。不半晌,如此者两、三遍。正尔思索枯肠,不防背后有人看见,嘻的一声笑将起来。管灰听了,心惊道:“甚人笑我?”忙回头一看,只认做是甚诗人、韵士,谁知大不相干,却是一个八、九岁发还不曾齐眉的小村学生。初看时,半是抱惭,半是含怒。及看明是个村学生,转笑起来。就问道:“学生,我在此题诗,你笑些甚么?”那小村学生却甚老实,也不避忌,竟说道:“我看见你这等一位齐齐整整的老先生,为何题诗拿着支笔兔起鹘落的这等烦难?故不觉失笑”。管灰道:“我做诗烦难,你笑也罢。只是你曾看见哪个做诗容易?”小学生道:“别人我不看见,只看见我家先生,年纪还没有二十岁,在馆中哪一日不做诗。凡做诗,提起笔来就写。要三首便三首,要五首便五首,要律诗便律诗,要绝句便绝句,要长篇古风便长篇古风,从不见他提起放下,象老先生这等吃力。”管灰道:“你这先生姓甚名谁?”小学生道:“先生的学馆,就在前面豹吠村里。”管灰道:“离此多远?”小学生道:“不上一里,远是不远,只是弯弯曲曲都是小路,不甚好走,有些难认。”管灰道:“我要到馆中去望望你先生,你肯领我去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