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高考语文病句答题技巧.doc

格式:doc   大小:73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考语文病句答题技巧.doc

上传人:xnzct26 2020/10/30 文件大小:7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考语文病句答题技巧.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考语文病句答题技巧一、语序不当。语序不同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这是汉语的一大特点。然而语序不当则不能表达准确的意思或不能准确地表达意思。语序不当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多项定语一般按下列顺序依次排列:(1)表示领属或时间、处所的定语;(2)表名称或数量的定语;(3)动词或动词短语;(4)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5)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要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如“怡宁是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十几年国际大赛经验的(动词短语)最优秀的(形容词短语)乒乓球(名词)女(名词)运动员”。。多项状语一般按下列顺序依次排列:(1)                     表目的或原因的介词短语;(2)                     表时间的名词或介词短语;(3)                     表处所的名词或介词短语;(4)                     副词(表围、程度、频率);(5)                     形容词或动词(表情态);(6)                     表对象的介词短语。如“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围)热情地(情态)同他(对象)交谈”。、状语错位。(1)定语误放在状语的位置,如“一筐一筐地抬着鲜鱼”改为“抬着一筐一筐的鲜鱼”;(2)状语误放在定语的位置,如“大家交换了广泛的意见”,改为“大家广泛地交换了意见”。。(1)关联词的位置不当。复句中,两个分句同一个主语时,关联词在主语后边;两个分句不同一个主语时,关联词在主语前边。如“小因为睡眠不好,所以父母很为他担心”,前后主语不同,“因为”应放在“小”之前。(2)副词的位置不当。如“美国把世界不放在眼里”,应改为“美国不把世界放在眼里”。。并列成分中的各项,要注意其轻重、缓急、先后、大小的关系,否则容易出现错误。如“学生、领导和老师都参加了开学典礼”,应改为“领导、老师和学生都参加了开学典礼”;“全厂职工认真讨论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应改为“全厂职工认真听取讨论了厂长关于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如“电影《非诚勿扰》中的男女主人公是人们熟悉的舒淇和优”,应改为“电影《非诚勿扰》中的男女主人公是人们熟悉的优和舒淇”。【解析】 ,应将“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改为“切实保障并不断改善民生”,将“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提到“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前;C.“靠的是……”和“靠……取得的”句式杂糅;D.“其他学校领导”有歧义。【答案】 B(2011年卷)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南连海上丝绸之路,将于2014年申遗的“中国大运河”,包括了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及浙东运河所组成。B.《野鸭子》最打动人的是对真善美的热情讴歌,透过剧情的审美体验,让人们信服了一个事实、一条真理:世上还是好人多,人间自有真情在。,奋斗的收获是成功,所以,天下唯有不畏艰难而奋斗的人,才能登上成功的高峰。,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由一块茶色玻璃构成的覆斗形上盖,它保护着古墓的发掘现场。【解析】 A项句式杂糅,“包括了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及浙东运河所组成”句,可改为“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及浙东运河”或“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及浙东运河所组成”;B项主谓搭配不当,“审美体验”的述主体应为人,而句中承前主语为“《野鸭子》”;D项语序不当,将“巨大”的调至“覆斗形上盖”前。【答案】 。多项状语的正确语序一般可这样安排: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表时间或处所的词或短语——表语气的副词或表对象的介宾短语——表情态的词或短语。例如:那位失主为表意(表目的)昨天(表时间)在电视台(表处所)又(副词)诚挚地(表情态的词)为他(表对象)点了一首歌。。复句中两分句共用一个主语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之后;不共用一个主语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之前。病例:他如果不能实事,事业就会受到影响。分析:“如果”应该放在“他”之前。。在承接复句、递进复句中,分句之间的次序有先后、轻重之分,如果颠倒了,就会造成分句间的次序不当。病例:他跳下池塘,来到池边,很快就游过去了。分析:应将“他跳下池塘”与“来到池边”互换位置。因为这两个分句有先后关系,不能颠倒。二、搭配不当句子是由词和短语组成的,词(短语)与词(短语)之间的搭配有一定的规律,如果违反这些规律,就会出现搭配不当的错误。近几年高考试卷中,“搭配不当”的语病题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应格外重视。常见搭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