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质量通病防治.docx

格式:docx   大小:29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质量通病防治.docx

上传人:iris028 2020/10/30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质量通病防治.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目录一、墙体裂纹防治的技术措施 2二、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防治的技术措施 3三、屋面渗漏防治措施 5四、栏杆、扶手施工控制措施 6五、安全玻璃施工控制措施 7六、室内标高和几何尺寸控制措施 8七、通风量达不到设计要求防治措施 8八、金属配管及桥架电气接地(含跨接)不可靠防治措施 9九、新型电气金属导管机械联结不良防治措施 9十、电气暗配管不通,管内穿线“死线”,金属线管有毛刺防治措施 9十一、水暖消防安装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 10十二、电气工程质量通病的治理措施 11十三、避雷工程质量通病的治理措施 12一、墙体裂纹防治的技术措施(一)、,并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有关规定进行地基变形计算。2、应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设置变形缝,当有其他可靠措施时,可以在规范范围内适当放宽。3、框架梁应充分满足刚度要求以减少承载下挠或徐变变形。4、砼构件与砌体间应设置抗裂钢丝网片,网片与各基体搭接宽度≥150mm。门窗洞口等应力集中区也应在脚部设钢丝网片。钢丝网片的网孔尺寸应不大于20mm×20mm,,且采用热镀锌。钢丝网应用钢钉或射钉每200mm-300mm加铁片固定,挂网应做到平整、牢固。5、窗台部位应设置钢筋混凝土卧梁,压墙长度≥600mm。6、灰砂砖粉煤灰砖砌体宜采用粘结性好的砂浆砌筑混凝土砌块砌体应采用砌块专用砂浆砌筑。砂浆强度要与砌体强度相匹配。7、钢筋混凝土拦板及凸窗等易产生冷热桥的部位,应做保温处理。8、外墙宜采用保温砂浆、复合保温材料等外墙保温措施。9、外墙抹灰应在适当位置设置一定数量的分离缝。10、屋面、外墙应进行保温设计,其传统系不应超过《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4-022-2003)中之规定。(二)、施工1、砌筑砂浆应采用中砂,洁净过筛。水泥应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并按有关规定进行检测。2、各种砌块或轻质墙板使用前应做检测,不合格的产品不得用于工程中,其中轻质隔墙须有省墙改办核发的产品生产许可证。3、砌块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严禁抛掷和倾倒,进场后应堆放整齐,防止玉雨林和受潮。对边角破损及尺寸不合格的砌块,应采用专用工具切割整齐。4、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出停放期不应小于28天。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的上墙含水率宜为5%--8%;空心砖的上墙含水率宜为10%--15%;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上墙含水率宜小于20%。5、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按砌块规格尺寸、水平灰缝厚度,从梁、板底留出斜砌封顶砖的空隙(240mm墙宜为126mm、120mm墙宜为234mm),斜砖砌筑应与水平方向成60度夹角,待填充墙砌筑完7天后,使用皮锤砌挤紧,且端部应有顶紧措施。6、砌体结构砌筑完成后抹灰不应小于30天。7、砌筑灰缝应横平竖直,全部灰缝均铺满砂浆,垂直灰缝不应大于20mm,水平灰缝不应大于15mm。灰缝饱满度均不得低于80%,并不得出现瞎缝、透明缝。8、框架柱间填充墙拉结筋应满足砖模数要求,不得折弯压入砖缝。9、内墙面暗敷电线套管,应用机械切槽,不得随意剔凿,。10、卫生间返沿局部没有一次浇筑,在专项方案中已制定措施,二层浇筑前该部位混凝土凿毛涂刷混凝土界面剂。二、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防治的技术措施(一)、设计1、住宅的建筑平面宜规则,避免平面形状突变。当平面有凹口时,凹口周边楼板的配筋宜适当加强。当楼板平面形状不规则时,宜设置梁使之形成较规则的平面。2、钢筋混凝土现浇双向板的设计厚度不宜小于100mm;当埋设线管较密、或管线交叉时,板厚不宜小于120mm厨房、浴厕、阳台板不得小于90mm。单向板厚度应≥L/509(L为板的短向跨度)。3、屋面及建筑物两端的单元中的现浇板应设置双层双向钢筋,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直径不大于8mm。外墙应大于跨板的1/3,。4、在现浇板的板宽急剧变化处、大开洞消弱处等易引起收缩应力集中处,钢筋间距不应大于150mm,直径不应小于6mm,%。5、对较大开间(≥)、较大进深(≥)的楼板构造筋进行加强处理。除支座处配设构造负筋外,增设抗温变化配筋,楼板设计厚度140mm以上(包括140mm)板面负筋要通常设置,100-140mm以下按50%通常设置。6、外墙转角处构造柱的截面积不宜大于240mm×240m,楼板同时浇注的外墙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应大于300mm。7、当住宅建筑长度超过规定的混凝土结构,宜在楼板中部设置后浇带,后浇带两边应设置加强钢筋。(二)、施工1、现浇板宜采用粗砂2、混凝土应采用减水率、分散性能好、对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