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幼儿园亲子活动的意见
在亲子教育的研讨活动中,我们发现,家庭成员角色的不同,婴幼儿所获得的收获也不一样。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亲子活动的意见,欢迎参考~
幼儿园亲子活动的意见
如何开发利用家庭角色的不同教育资源,提供有效的家教指导策略,正是我们课题组要突破的核心内容。在课题实施阶段,我们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着重着从“观念、方法、指导”等方面下工夫,从儿童的监护人(父母、祖辈等)途径来具体逐层地完善和提高其教养水平。
(一)与父母达成共识,树立全新的教养观念。
1、母亲
在与母亲的交往中,婴幼儿得到的最多的是抚育、照料和言语教导、行为示范、鼓励等。其中,母亲对婴幼儿丰富而又积极的情感交流,对子女未来一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健康的情感有重要影响。作为母亲,不仅担负着养育儿女的使命,而且还要培养儿女成为品学兼优的栋梁之才,这些都是传统母教中的精华成分。这种优秀的教育方法甚至传入国外,在现在韩国小学生的教科书中还有“孟母三迁”的文章,日本有些大街上挂着的并非商业广告,而是“效孟母三迁”之类的公益标语。
指导策略:一方面要丰富母亲在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利用多种形式,例如开辟“母亲沙龙”、“好妈妈经验交流会”等交流平台,帮助母亲掌握科学育儿的策略,使母亲有的放矢地将困难、挫折留给孩子,让他们自己寻找解决困难的方法,经受艰苦的磨炼,培养他们的勇气、毅力和独处能力等。开展家庭教育的指导活动,加强家庭教育指导的针对性和合理性,以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质量。
2、父亲
对子女的交往、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有着特殊的作用,这不是母亲可以替代的。在课题调查结果表明,父亲的文化程度虽高于母亲,但在家庭中承担的家庭教养责任、具有的教育威信等方面却不如母亲。国外研究表明:在超常儿童中,受父亲直接教育和影响的孩子最多。因此,为了促进孩子的成长,父亲就有必要扮演好自己的教育者的角色,更多的参与到孩子的教养工作中去。
第一,父亲要多担当更多的教育责任。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要使所有的父亲懂得:孩子听话和遵守纪律的程度取决于父亲责任心的强弱。”在教养过程中,父亲应该掌好舵,协调好家庭成员中的各种关系,教会孩子自立自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第二,父亲要多与孩子接触。父亲对社会的贡献越显著,孩子越应发出自己的光华。这种光华要由父亲去引燃。父亲不论工作多么繁忙,心情是否舒畅,每天都要挤出一点时间和孩子交谈,每周都要和孩子一起游戏,亲近孩子,了解孩子的心声,捕捉教育的契机,使孩子不至于患上“缺乏父爱综合症”。
第三,父亲要成为男孩的榜样。在日常生活中,父亲要通过对客人彬彬有礼,对邻居宽容大度,对亲人关心爱戴来使孩子、特别是男孩子感受到男人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气质风度,体察到男性的阳刚之美,既可避免出现男孩性格女性化的现象,又可为孩子对待生活,对待家庭的榜样。
第四,父亲要多加表扬女孩。家庭教育专家布朗芬菠里勒的研究表明,“孩子要健康成长,仅仅有母亲的赞扬、赏识还是不够的,父母对孩子的赞赏往往能起到巨大的作用,特别是父亲对女儿的赞赏收效更大”。在一个核心家庭中,对于独生女孩来讲,父亲几乎代表了她对整个异性的了解。父亲如果能够经常表扬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