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学美术教案岭南版四年级上册
第 1 课 如意吉祥的民间美术
教学目标 :
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一些以“谐音” “寓意”、“象征”等手法表达吉
祥如意主题的图案纹样。
能用语言描述民间美术作品的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等。
能灵活运用民间吉祥的图案和色彩, 尝试组合表现一幅喜庆吉祥的
画面。
2、过程与方法:创设“比较”情境,体验民间表达“吉祥”主题的
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等。
尝试运用民间吉祥的图案纹样组合一幅画面。
3、情感:对民间吉祥图案纹样或色彩产生兴趣。收集民间吉祥的图
案。
教学重点 : 能用语言描述民间美术作品中的吉祥图案纹样、 色彩特
点等。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民间吉祥的图案和色彩。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 创设喜庆情境: 从多媒体课件中欣赏民间艺术作品。 让学生感受民
间美术“夸张、变形、概括、对称”等造型特点。
2. 让学生能用语言说“吉利话”想对方祝福引入,感知一些“ “吉利
话与吉利画” 的关系, 了解和进行 “谐音、 寓意、或、象征”的联想。
3.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设问提出要求: 你知道和见到的还有哪些民
间艺术品。
4. 板书课题:
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
1. 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2. 问:在欣赏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你在生活中遇到的
和知道的哪些民间艺术品?
3. 小组活动:讨论你所知道的民间艺术品,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和材
料进行创造一幅有特色的民间作品?
(三)作业布置:
能用适当的材料, 运用具象与抽象的吉祥纹样和色彩组合一幅吉祥
图案。
(四)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 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 及时进行
讲评。
(五)结果:
1. 作业评述:举办墙报,展示全班作品,让学生自评优秀作品。
2. 教师小结:对构图完整,画面有特点的学生进行表扬。
3. 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
4. 课后思考题:寻找身边的民间美术,写成文字或画出草图,下节
课带来。
第 2 课 寻找身边的民间美术
教学目标 :
1. 知识与技能:收集、整理民间美术作品并进行归类。能用语言描述
民间美术作品的图案纹样、 色彩特点等。 能灵活运用民间吉祥的图案
和色彩,尝试组合表现一幅喜庆吉祥的画面。
2. 过程与方法:与同学一起到社区调查收集民间美术作
品,分析、整理、归类。与同学一起合作布置小展览。
4. 情感:对民间吉祥图案纹样或色彩产生兴趣。收集民间
吉祥的图案。
教学重点 : 能描述民间美术作品中的吉祥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等。
教学难点 : 尝试对调查的作品标出相关知识及其表达的吉祥寓意。
教学过程 :
(一)课堂导入:
1. 创设喜庆情境: 从多媒体课件中欣赏民间艺术作品。 让学生感受民
间美术“夸张、变形、概括、对称”等造型特点。
2. 让学生能用语言说“吉利话”想对方祝福引入,感知一些“ “吉利
话与吉利画” 的关系, 了解和进行 “谐音、 寓意、或、象征”的联想。
3.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设问提出要求: 你知道和见到的还有哪些民
间艺术品。
4. 板书课题:
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
1. 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2. 问:在欣赏中, 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和
知道的哪些民间艺术品?
3. 小组活动:讨论你所知道的民间艺术品, 设计小组考察报告的格式。
(三)作业布置:
能评述或临摹民间美术作品,能填写考察报告,举办小展览。
(四)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 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 及时进行
讲评。
(五)结果:
1. 作业评述:举办墙报,展示全班作品,让学生自评优秀作品。
2. 教师小结:能评述或临摹民间美术作品,能填写考察报告的学生
进行表扬。
3. 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
4. 课后思考题:寻找各种小植物,下节课带来。
第 3 课 泥板植物浮雕
教学目标 :
1. 知识与技能:认识浮雕。
能用像皮泥条、泥快表现有前后层次、凹凸画面的泥板植物浮雕。
2. 过程与方法:在比较中,学会观察与比较植物的不同形态与色彩。
能在创作中,大胆想象与表现泥板植物浮雕。
3. 情感:热爱大自然,喜欢大自然的花草树木。知道植物、泥与人的
关系。
教学重点 : 能用泥条、泥快表现有前后层次、 凹凸画面的泥板植物
浮雕。
教学难点 : 能表现前后前后层次、凹凸画面的泥板植物浮雕。
教学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