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麦宽幅匀播栽培技术
该论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
摘 要 文章主要从品种选用、地块选择、整地与施肥、播期播量、田间管理等方面系统介绍小麦宽幅匀播栽培技术。
关键词 小麦;宽幅匀播;注意事项
小麦宽幅匀播栽培技术是一项改密集条播为宽幅精播的农机和农艺相结合的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将小麦播幅由传统的3-5 cm扩大到7-8 cm,行距由传统的15-20 cm小行距增加到22-26 cm宽行距。播种后籽粒分散均匀,小麦单株营养面积扩大,基本解决了缺苗断垄的问题,苗蘖健壮,个体素质高,群体质量好,植株抗逆性强,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较宽的行距还有利于机械追肥、喷药,省工省时,提高劳动生产率。近几年,小麦宽幅匀播技术的优势逐步被农民群众所接受,面积逐年增加,但在推广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如播种过深、地力与施肥不配套等。现根据濮阳市推广应用该项技术的经验,提出小麦宽幅匀播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1 技术要点
品种选用
选用单株生产力高、抗倒伏、抗逆性强、株型紧凑、分蘖成穗率高的品种,如周麦系列等。同时,要求种子籽粒饱满而整齐,发芽率90%以上。播前进行种子包衣,预防病虫害,确保苗齐苗全。
地块选择
地力条件是影响宽幅精播技术应用效果的关键因子之一,要在地力水平高,土、肥、水条件良好的地区推广,中低产田应用该技术时要适当缩小行距。
整地与施肥
推广应用深耕深松技术,耕深23-25 cm,打破犁底层,耕透耙透,无明暗坷垃,达到上松下实,做畦后细平,保证浇水均匀,不冲不淤。采用配方施肥,进行秸秆还田,一般全生育期追施纯N、P2O5、K2O、、-、、 kg/hm2。将全部的有机肥、磷肥、钾肥和50%的氮肥作为底肥一次性施入。第2年,小麦拔节期再追施50%氮肥。化肥要深施,杜绝地表撒施。
浇好底墒水
整地时一定要保证土壤墒情适宜,若遇干旱,应灌水造墒。可在前茬作物收获前7-10天浇水,既有利于秋作物正常成熟,又能为秋播创造良好的墒情;或者先整畦播种后,再浇“蒙头水”,但应注意小麦浅播,并及时划锄防板结。
适期适量播种
鲁西南地区半冬性小麦品种播期在10月6-15日。播量要根据整地质量合理确定,- kg/ hm2, kg/ hm2。要提早检查宽幅精播机质量,精细调试好播种量,严格掌握播种速度,播种深度严格控制在3-5 cm,播幅7-8 cm,不漏播,不重播。
播后镇压
为提高出苗质量,增强小麦苗期抗旱能力,用带镇压装置的小麦播种机械随播随种。秸秆还田地块,要将粉碎的玉米秸秆耕翻或旋耕之后,用镇压器多遍镇压,小麦播种后再镇压,以保证小麦出苗后根系正常生长,提高抗旱能力。
氮肥后移
追施氮肥适当后移,在小麦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