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基础性课题评审立项的模糊综合评判
张志顺* 张志顺(1971-) 男硕士生. 从事军事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的研究. 联系电话:023- 68597970
赵宏伟王步云冯璞乔
(后勤工程学院军事建筑与环境工程系)
摘要本文分析了现行课题评审中方法的不足,用模糊综合评判建立课题评审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为合理确定科研立项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课题评审模糊综合指标体系投资决策
1 引言
,目前在我国综合国力不强的情况下,大幅提高基础性科研投入是不现实的。现实的做法是优化科研经费配置,重点优先支持那些既有较高学术价值,又能够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课题,保证他们投入强度,使有限的科研经费投入到最大产出。那么,科学合理的对申请立项课题进行评审就成为问题的关键。它直接影响到经费的投向是否正确。本文反映出了现行评审方法的缺点,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和提高评判的有效性,科学性和可靠性。
2 现行的课题评审现状
目前,进行课题评审、选择立项的方法主要是专家论证,课题提出立项申请后,由科研计划部门召集该课题学科领域有一定造诣的科技、经济及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在听取选题报告和充分了解项目有关情况的基础上,对该课题进行论证,并作出集体决策。一般的说,这一过程不采取对申请立项课题打分的方式进行,即使遇到专家们的意见分歧较大、不得不采取投票形式来进行决策的情况,也就是在同意、反对、弃权三种态度中进行选择。
用这种方法进行评价,定性的成分较大,容易受到人们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导致评价结果的公正程度、科学程度因人而异。并且,不利于给予申请立项不成功的课题提供更详细的资料,帮助其了解选题的不足。
评审虽然不可能完全采用量化的方法,但是如果适当的引入定量分析法,则可较好地避免上述问题,为科研经费的投向决策提供科学有力的依据。
3 建立课题评审模型
建立评审模型是进行课题评审的最基础、最关键的工作。模型的指标体系应全面、客观地反映评价目标,各指标定义不能交叉、重复。如果评审模型不正确,就可能产生错误的评审结果。本文按照客观性、科学性、可行性的原则,在与科研管理等有关部门进行广泛探讨的基础上,分三层次构造出分析模型如下
: [1]
目标层
一级综合评判
二级综合评判
课题评审A
科研价值B1
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联程度C1
科学意义和学术价值C2
创新性C3
科研实力B2
课题负责人的学术水平C4
课题组成员的整体学术水平C5
科研条件C6
预研情况C7
应需投入B3
人力投入的合理程度C8
经费投入的合理程度C9
研究周期C10
应用前景B4
成果转化程度C11
实用性C12
经济效益C13
4 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及算法
设定两个有限论域: U ={u1,u2,…,u},V ={v1,v2, …,v}.其中U代表指标集,V代表评语集。那么U,V构成一个模糊评判空间S={U,V,R},其中R是从集合U到集合V上的一个模糊变换关系。于是,在空间S上,模糊综合评判的模糊变换表示为X·R=Y,其中,X是U 上的模糊子集,Y是V上的模糊子集。
本评估体系的算法
指标集参见表中的内容,记为A ,评语集为甲级,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