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货物运输组织装载加固方案课程设计说明书
分析货物的特点和运输要求:
货物规格为:钢制圆柱体货物一件,重34t, m,属于非均重货物。
Q=34t
由于货物形状为圆柱体,因此在装载运输过程中,为了防止货物发生滚动,需在货物底部放置鞍座,必要时可加掩木,同时为了防止货物发生移动,利用扁钢带作为腰箍加固,以增大货物对鞍座与车地板间的压力,增大货物摩擦力。由于货物本身长度较大,应注意游车的选用及区间速度和过岔速度的限制。
确定装车类型:
本货物选用60t普通平车装载运输,经以上分析货物特点,本设计选用N16型平车(,载重60t,轴距1750mm,销距9300mm,车底板长度13000mm,车底板高度1210mm,重心高730mm),其车底板长度与货物长度较接近,载重也满足要求。
确定装载方案:
在考虑阔大货物装载时,除必须满足普通货物装载的一般要求(如经济合理地使用车辆,装载量不超过货车标记载重量等)之外,要特别注意确保重车运行安全和避免损伤车底架,以保证货车的正常使用寿命,同时要注意避免集重装载。
阔大货物装载必须遵守的基本技术条件:
在一般情况下,货物装车后其重心或总重心(一车装几件货物时)应能垂直投影到车地板纵、横中心线的交叉点上(简称“落在车辆中央”);
特殊情况下必须偏离车辆中央时,横向偏离(即离开车地板纵中心线)不得超过100mm,超过时必须采取配重措施;纵向偏离(即离开车地板横中心线)要保证车辆转向架承受的货物重量不超过标记载重的1/2,同时要保证车辆两转向架负重之差不大于10t,但另有规定者除外;
一车装载两件或多件货物时,应避免对角线装载;
重车重心高度从轨面起,一般不得超过2000mm,超过时可采取配重措施降低重车重心高度或限制该重车的运行速度。
该货物有以下三种可能装载方案,经分析后,将遵循以上原则,最终选出最优方案。
900mm
B
C
A
方案一:使用N16型平车一辆,一端突出装载,加挂N16型(车地板高度为1210mm)游车一辆,装载方案如图:
C
A
B
(1) 需使货物重心在纵向偏离车辆横中心线的距离:
因,故货物重心在车辆纵向最大允许偏离距离:
因,允许使货物一端突出(另一端与车端对齐)装载。
(2) 横垫木需要高度:
由于货物运输过程中需加挂游车,为了使车辆经过驼峰或线路变坡点时,货物突出车端部分的底部与游车地板不相接触,以保证运输安全,超长货物装车时应使用符合要求高度的横垫木。
本货物所需横垫木的起码高度(按通过驼峰的要求考虑):
式中 ——货物突出端至负重车最近轮对轴心所在垂直平面的距离(mm);
=;
——负重车地板空、重高度差,对普通平车可取30(mm);
——游车地板高度大于负重车地板高度的尺寸(mm);
——安全距离,可取50(mm);
——货物突车端的弹性挠度(mm)。
因突出端货物底部距车地板高度为:
所以不需垫横垫木即可满足要求。
(3) 计算重车重心高度:
货物装车后重心距轨面高度:
由于重车重心高度在2001~2400mm之间,运输区间限速50km/h,通过侧向道岔时限速15km/h。
(4) 货物超限检查:
检定断面位于货物突出端部端面和左端部端面,需要通确定A、B、C三点的计算宽度比较,来确定货物的超限等级。
C
A
B
货物突出端端部的计算长度L=2×=,车辆销距l=,L/l==>。
A 点:该点的计算长度
因,故不需计算附加偏差量K。
这件货物的偏差量小于建筑接近限界加宽值,以致其计算宽度小于实测宽度,表明该货物在直线上的超限程度,比其在曲线上时大,故应按实测宽度确定超限等级。
查《超规》,该点不超限。
B点:该点的计算长度
因,故不需计算附加偏差量K。
这件货物的偏差量小于建筑接近限界加宽值,以致其计算宽度小于实测宽度,表明该货物在直线上的超限程度,比其在曲线上时大,故应按实测宽度确定超限等级。
查《超规》,该点不超限。
C点:计算长度:
因,故需计算附加偏差量K。
货车标记载重为60t,
查《超规》,该点不超限。
(5) 集重检查:
在使用N16型普通平车,当重34t的货物直接装载在车地板上时,需要的负重面长度为6m,为了避免集重装载,货物下两鞍座间距取为6m。
1500mm
A
B
方案二:使用N16型平车一辆,另一端突出装载,加挂挂N60型(车地板高度为1170mm)游车一辆,装载方案如图:
(1